观赏竹种佛肚竹栽培及形态控制

2008/3/10 19:55:49

佛肚竹雷(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属勒竹属,具2种杆形--正常秆
形和畸形秆形,后者常用于制作盆景及庭院栽培作观赏用,为著名的观赏竹种。在
栽培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秆形的变化,即 竹种。在栽培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秆形的变
化,即畸形秆变为正常秆形,影响观赏价值,基于此,笔者通过多年的观察,基本
模清了其生物学特性、形态变化规律及其控制方法,现总结如下:
  1 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佛肚竹(小佛肚竹)具2种秆形:①正常秆形小佛肚竹秆下部略呈之字形曲折,
秆下部具软剌,中部多枝簇生,其中3枝较粗长;②畸形秆形小佛肚竹节间短缩肿
胀呈花瓶状,长2-5cm。两种秆初时均被薄白粉,光滑无毛,秆环和箨环下有一圈
易脱落的棕灰色毯毛状毛环。
  2、 环境因子对生长的影响
  小佛肚竹适宜生长于温暖湿润之处,栽植后(春季栽于温室)当年出笋,而秆
畸形百分率不高,有的竹秆仅基部有少许凸起。丛状竹内部竹秆畸形程度比外部高
,但经级小。相对湿度大的地方,出笋数多,秆高,秆径大,有畸形率低,可见湿
度为野外栽培的主要影响因素。出笋各时期畸形率高低依次为前期>后期>盛期,
前期温度高而相对温度低,所出笋多为近秆基的笋芽,相对于盛期,高生长慢,节
间短。
  3 形态控制
  在出笋期间控制环境的温湿度,抑制其高生长,人为地使节间缩短,可提高秆
形的畸形率。但在经营过程中用控制环境因子方法来控制高生长,势必影响竹林的
出笋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产量及经济效益,加之,在温室以外的大田生产中不可
能通过调节环境来作业。
试验证明可以在幼竹拔节生长期间通过人为修整达到提高畸形率的目的,方法在幼
竹高生长盛期前(一般为出笋后7-10天),除去嫩梢,抑制了高生长,令幼竹节
间部分区间膨胀生长形成畸形秆。枝叶生长旺盛,可适当修枝整叶,既可提高枝及
分枝的畸形率,也可调节竹丛的光合作用空间,达到多出笋、多成竹的效果。试验
证明,通过上述措施可使竹秆畸形率达到95%以上。
  4 栽培措施
小佛肚竹同其它剌竹属竹种一样可采用扦插、分株、埋蔸等方法繁殖,其中常用的
为前2种。
  由于小佛肚竹分株繁殖能力强,成活率高(一般为95%以上),管理简单,常
用分株繁殖法。时间选于春季或冬季。
于出笋前(6-7月)和孕笋期(3-5月)施速效肥尿素1kg·丛-1,采用沿竹丛四
周开沟(10-15cm)施入并盖土压实。挖竹丛时宜整丛挖起,再根据鞭根系统分株
繁殖或植于盆景出售,不致于破坏地下系统影响成活率。对制作的盆景或用于绿化
地观赏的植株作适当整枝修叶,以充分体    现其竹秆的观赏性为目的。
  小佛肚竹在-5℃以上温度可正常生长,长期处于此温度以下生长不良或地上
部分甚至整丛植株冻死,即使成活也影响来年的出笋数和成竹的径级。在江浙一带
及以北地区冬季小佛肚竹盆景应移于室内或大田中搭棚保温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