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母竹,运输困难,且受种源限制,成本较高,常不适于大面积造林。
(1)母竹选择:选择1-2年生优良母竹容易成活,成林也快。
(2)母竹挖掘:挖掘母竹时,特别要注意防止损伤秆基芽眼,多留宿土,尽量保留须根,切勿劈裂切口。母竹挖取后若不能及时栽植或需运输,则应放置在阴凉避风的地方,适当浇水或用湿草捆扎竹蔸。
(3)母竹栽植:在整地的穴上,先将表土垫于穴底,然后解去捆扎于母竹的稻草,将母竹放于穴中,使鞭根舒展,下部与土密接,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分层踏实。在气候干燥或土壤干燥的地方,还要先行适当浇水,再行覆土。栽竹时要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紧拥(土)、上松盖(土)。
2.移鞭法
散生竹的繁殖主要依赖鞭芽生长成竹,因此在母竹不足时可采用移鞭造林。移鞭造林的优点是不需母竹,运输方便,但竹鞭上长出的新竹细小,成林和成材时间长。若移鞭时带上母竹,但仅留下15-30cm长的秆,则称为“截秆移蔸法”或“带蔸移鞭法”。
3.诱鞭法
民间有“竹子过墙不过路”的说法,就是说只要土壤疏松,散生竹即可通过竹鞭的延伸而使竹林扩展。根据这一特点,在散生竹造林中,用人工扫除生长障碍,使其向四方蔓延扩展,扩大竹林面积。我国人民采用此法繁殖竹林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及赞宁著《笋谱》中,均曾引当时谚语:“东家种竹,西家治地”,意即东家种竹时,西家可疏松土壤,竹鞭即可由邻居伸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