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杨成贵:七下江西“借”得万亩竹海

2008/6/24 14:18:49

未来经济,谁拥有资源,谁就占据了主动。
  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作为全国竹业经济发展范例的中国竹乡安吉,早在上世纪就陆续有竹农到县外承包竹林,传授技艺。杨成贵就是其中一位。他不仅成为竹乡与竹乡之间的友好使者,而且成为当地科技育竹的高手。
  为了觅得万顷竹海,杨成贵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上路了,辗转福建,七下江西,终于于2006年在江西的靖安县正式敲定了第一批承包竹林,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承包毛竹山1.3万亩。多年的艰苦跋涉,终有了一番不小的收获,老杨心感欣慰。他告诉记者,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也能为家乡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份资源支持,这是最快乐的。
  杨成贵50多岁,是浙江安吉章村镇浮塘人。1998年,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席卷”家中的所有财产,只身一人奔赴江西,转辗福建,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觅竹”创业之旅。在江西省的铅山,老杨将生产基地安扎在了小村落的田畈里,吃住在工地,每天起来,就一脸的露水洗把脸;在福建省的大山里,为了吃上一顿新鲜的蔬菜,需要走上10公里山路才赶得上集市。三年的在外漂泊,三载的风餐露宿,虽然没有给老杨带来滚滚财源,却让老杨了解并掌握了一大批竹资源信息。
  “靖安县有个国营林场,其中1万多亩毛竹山经营权还未定……”
  2006年初,江西朋友的一句随便聊天话,顿时引起了杨成贵的极大兴趣。一夜未眠的杨成贵第二天一早便兴冲冲地赶到大山深处的林场,实地察看竹资源的生产情况。“20年的毛竹还没有砍伐过,”站在长势喜人但没有进行科学管理的青青竹林面前,老杨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灿烂的前景。为了能尽快获得万亩竹林的经营权,杨成贵七上靖安,沟通,交流,协调……
  2006年8月20日,被老杨真诚感动后的林场方面终于在协议书上签字。此后的一月间,100万元的押金全部凑齐,12公里的林道也修进了竹林深处……
  9月17日5组竹机械设备正式投产运行。
  “企业每天有1700根毛竹经粗加工后,半成品的竹丝全部运回安吉,给其他凉席加工企业配套,目前产品供不应求。”老杨告诉记者,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他这家被挂上了“靖安县重点保护单位”的生产企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产态势。据悉,由该企业运送回的半成品,已成为安吉县内4家重点企业的重要原料。
  自从企业落户以来,他们还将安吉竹资源培育的先进理念在当地推广运用,据老杨介绍,目前当地人已经能熟练地运用炼山、施肥、防虫和钩梢等一套毛竹生产管理的完整技术,推广面积正在从以林场为中心的竹山向该县的11万亩竹林全面铺开……
  在杨成贵的影响下,章村镇浮塘村民杨小明、何柏民等纷纷踏上了外出承包山林道路……(竹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