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乌桕
开放分类: 生物、植物、木本植物、中草药、灌木
英文名:Sapium discolor
大戟科(Euphorbiaceae)
灌木。
叶椭圆状卵形,纸质,全缘,长3-10厘米,宽2-5厘米,下面粉绿色;叶柄细长,顶端有腺体2。
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及花盘;穗状花序顶生,长4-9厘米;雄花花萼杯状,顶端不整齐齿状裂,雄蕊2;雌花生在花序的近基部,萼片3,三角形;花柱3,基部合生。
蒴果球形,黑色。
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及台湾。生于山坡或山谷林中。
【别名】红乌桕、红叶乌桕、山柳乌桕
【来源】大戟科乌桕属植物山乌桕Sapium discolor (Champ. ex Benth.) Muell.-Arg.,以根皮、树皮及叶入药。根皮、树皮全年可采,叶夏秋采,晒干。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种子有毒。
【功能主治】 泻下逐水,散瘀消肿。
根皮、树皮: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通。
叶:外用治跌打肿痛,毒蛇咬伤,过敏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
【注意】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