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齿苏铁

2008/4/23 21:07:11

渐危种  近年来由于挖采作园林观赏者日益俱增,同时云南南部开发种植经济作 物,天然林被毁,在雌雄异株,不常花结子,致使植株急剧减少,有变为濒危种类的危险。 
  形态特征  棕榈状常绿植物,高达3米,树干圆柱形、覆被着宿存的叶柄。叶羽状全裂,长1 -1.5米,叶柄长15-30厘米,两侧有长约2毫米的疏刺;羽片80-120对,硬革质,披针状线形,长15-20厘米,宽6-8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不对称,中脉在两面均隆起。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茎顶,长圆锥状,具多数螺旋状排列的小孢小叶,直径10-15厘米,小孢子叶 楔形,长3.5-4.5厘米,密被褐黄色绒毛,下面有多数3-5个聚生的小孢子囊;大孢子叶多数,簇生茎顶,密被褐黄色绒毛,上部斜方状宽圆形、宽6-8厘米,有30余个钻形裂片,裂片 长3-3.5厘米,先端尾状刺尖,大孢子叶下部窄成粗的柄状,长3-7厘,胚珠2-4,生于大孢子叶中部两侧。种子卵状球形,长4.5-5厘米,直径4-4.7厘米,熟时红褐色。
  地理分布  在我国分布于云南南部红河、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生于海拔1 5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疏林下或次生灌丛间。印度、尼泊尔至中南半岛各国均有分布。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分布区地处云南高原亚热带南部季风常绿阔叶林区域。年平均温度16 -20℃,年降水量1 000-1 500毫米,集中于雨季降落,干季较长。土壤为砖红壤,pH值4.5- 6。常生于以厚缘青冈Cyclobalanopsis thorelii (Hick.et A Camus)Hu、毛叶青冈 C.KERI I(Craib)Hu、峨眉木荷Schima wallichii Choisy为优势的常绿阔叶林中;或在余甘子phyll anthus emblica L.、毛果箕盘子Glochidion eriocarpum Champ.为标志的次生灌丛中也可见到。常1-3年开花一次,花期在6-7月,种子在翌年2-3月成熟。通常4-5月自茎顶萌发新叶,常宿存3-4年,而叶柄基则常宿存于茎干。
  保护价值 其大孢子叶的形状与二迭纪的化石苏铁相似,对研究苏铁类植物的演化、分布及古地理、古气候等都有价值。树姿优美奇特,供观赏。
  保护措施  应在思茅或西双版纳选择适宜地区划为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并应研究结实生物学特性,作为生产多量实生苗的科学依据。
  栽培要点 繁殖用种子。种子寿命短。果熟采收后最播于苗庆,约1-2个月即可发芽出苗。幼苗期生长缓慢,须加强苗期管理。同时在母树根基能萌生新苗,也可以分蘖繁殖。

相关信息
  • 篦齿苏铁 2008-4-23
  • 篦齿苏铁图片/篦齿苏铁照片欣赏 2009-6-14
  • 苏铁茎腐病 2011-7-15
  • 苏铁小灰蝶 2011-7-14
  • 鳞秕泽米苏铁 2011-6-28
  • 盆栽苏铁 2011-3-05
  • 苏铁炭疽病 2011-1-21
  • 苏铁白斑病 2010-8-29
  • 苏铁白化病 2010-8-29
  • 苏铁叶枯病 2010-8-29
  • 苏铁叶斑病 2010-5-30
  • 苏铁曲纹紫灰蝶 2008-4-23
  • 云南苏铁 2008-4-23
  • 海南苏铁 2008-4-23
  • 华南苏铁 2008-4-23
  • 台湾苏铁 2008-4-23
  • 攀枝花苏铁 2008-4-23
  • 红河苏铁 2008-4-23
  • 苏铁的养殖方法-苏铁怎么养 2012-4-01
  • 苏铁的栽培技术 苏铁的养殖方法 201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