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生产技术指导

2008/4/1 11:10:15

  有记录的秋海棠科植物至今已经超过1000种,它们的分布可从热带直到亚热带,且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秋海棠大部分商业栽培的品种都是以下种类的高度杂交品种,多数品种的秋海棠基因背景复杂,尤其是在园艺栽培上报道更加少见,因此研究起来也比较困难。
  观叶型秋海棠指的是叶片形状或花纹特别能吸引人的品种群,当然,观叶型秋海棠也可以开花,而且花也很漂亮,但是最吸引人的还是它的叶片。观叶型秋海棠包括一下几个大类:虾蟆叶秋海棠、部分根茎类秋海棠、铁十字秋海棠和部分竹节秋海棠的品种(包括珊瑚秋海棠)等。本文内容不包括丽格海棠和根茎类秋海棠。
  大部分市售的观叶秋海棠容器为3至8寸盆,而最多的是在4至6寸盆;部分生产者在8寸的杜鹃盆中进行种植以便于大型室内装饰,另外市场上微型的观叶秋海棠(2.5至3寸盆)也有一定的销售空间。部分垂枝型或枝条弯曲的品种可以在6寸、8寸或10寸的吊盆中进行生产。秋海棠由于枝叶清脆易碎,在生产中显得难以操作,比其他观叶植物更难运输,在包装和运输时应尽早进行,以防植株过于高大而加重机械损伤程度,形状非常大的秋海棠最好在当地销售。
  大部分的盆栽观叶秋海棠是桌案和转角处的良好饰品,尤其是虾蟆叶类型的秋海棠由于其株形较大且叶色、叶形的特点而成为装饰设计的绝佳材料,大型的秋海棠群置时可以取得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所以在进行室内装饰时,观叶型秋海棠是替代盆栽花卉的良好植物,它们以缤纷的叶色、不同的叶片质感、更低的管理技巧可与花卉媲美。
  一、分类
  秋海棠品种众多,即使在生产者中分类也是不尽相同的。因为商业上的观叶秋海棠有几百个品种,许多品种的特点相似,而且最初的品种名由于年代久远和混淆已经丢失,再加上业余和专职的园艺育种家的杂交工作,使得诸多品种在辨认上难度更大,所以在分类上经常有混淆,而且有些品种的育成者根本没有给自己的植物新品种命名。为了能在市场上打开销路,一些花卉生产者对自己的品种重新命名,而忽略了它们最初的来源。美国秋海棠学会(TheAmericanBegoniaSociety,Inc.)是一个主要由业余的秋海棠园艺工作者组成的学会,它促进了秋海棠栽培技术的发展,该学会也是秋海棠栽培品种的国际登录权威,负责新品种的登录、性状描述和组织鉴定、推广新品种。
  由于多年的杂交,现在秋海棠的品种已经达到上千,园艺学家所用的品种分类法主要是根据根及茎的形态,据此可将秋海棠分为下面的三大类:1.须根类秋海棠(Fibrous-rootedbegonias):包括四季秋海棠和竹节秋海棠等;2.根茎类秋海棠(Rhizomatous-rootedbegonias):主要包括虾蟆叶秋海棠、毛叶秋海棠、枫叶秋海棠和莲叶秋海棠等;
  3.球茎类秋海棠(Tuberous-rootedbegonias):主要包括圣诞秋海棠和丽格秋海棠。
  本文中所说的观叶秋海棠主要包括根茎类秋海棠和竹节秋海棠。
  二、栽培管理
  尽管有目的地进行杂交,从中优选实生苗是选育新品种的主要手段,但是大部分的观叶秋海棠主要是通过叶片扦插(全叶插和半叶插)的方式进行繁殖的。全叶片扦插是用叶片连同叶柄进行扦插的方法,操作时,将叶片轻轻倾斜插在干净的珍珠岩中,扦插角度为45度。当切口处长出新根后,在接近叶脉或叶柄基部的组织处便会生出许多小植株。半叶扦插时,小植株便会由切断的叶脉切口与基质的密合处产生一簇新的小植株,当小植株长大后便可切割下来,移栽到新的容器中。一些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已经成功地用穴盘苗培育得到了观叶秋海棠,该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得到新生植株,而且成本也相对低得多。竹节秋海棠叶可以由茎段扦插得到新生植株。对于许多种类的观叶植物来说,种苗供应商都可以采用叶片扦插生根的方式再生植株,然后再出售穴盘扦插苗给成品苗生产者。由于扦插繁殖需要严格的消毒程序和温室环境控制,许多生产者宁愿购买穴盘种苗,以把资金集中用在高质量的秋海棠盆花生产上。
  大部分的观叶型秋海棠在16℃至30℃的温度条件下长势较好,有报道说温度偏低些则最利于生长,较好的光照条件则为2000至2500勒克斯。光照稍强些秋海棠的株形会紧凑些,但是部分品种的叶片颜色会像“水洗”一样。秋海棠应于温室中栽培,适当遮阴。因为温室环境可以使植物得到更好的保护,例如避免雨水落在植株上。若秋海棠叶片过湿的话很容易传染细菌性斑点病,该病是一种严重病害,后文将详细阐述。
  正确的生长空间布置也是生产出健康植株的关键因素,空间过密会导致叶柄过长、株形松散,植物抗病性减弱,叶片也更容易传染细菌性斑点病;而摆放过稀的话,植物浇水后很容易失水,在通风较好的温室尤其如此。
  为了节约用水,鼓励采用滴灌或其他地下灌溉的方式进行观叶秋海棠的浇水、施肥等工作,这样也可以减少细菌性叶斑病等病害的发生,该病近些年导致了虾蟆叶秋海棠的严重减产。另外在浇水时若可能的话尽量减少采用植株顶部灌溉的方式。
  观叶秋海棠的根系质地很细弱,在上盆或换盆过程中若操作不小心或基质压得太紧实的话很容易造成机械损伤。另外秋海棠成品苗在放进套盆时也需要特别谨慎,因为此时植物株形较大,更容易受伤。若植株栽植过深的话将使植株根系附近透气不良,致使根系腐烂。植物放置过高的话可能因浇水不足而死。
  以泥炭为主的商业基质由于透气性和持水性都比较好,很适合秋海棠的生长,生产者一定要采用最清洁的基质进行秋海棠的生产。肥料的比例以N:P:K为3:1:2或2:1:2为好,再补充微量元素即可。切记肥料浓度不可过高,否则积累在根系周围很容易烧根。
  秋海棠的日常栽培管理与品种、最初的种苗规格、容器型号、每盆中的植株数目、温度、光照强度和其他环境因素有关。生产者可以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一般来说,4英寸盆和5英寸盆中可以种植一株穴盘苗;6英寸盆中可以种2株;8英寸、10英寸盆或吊盆中可以种植3株穴盘苗。
  三、病害管理
  1.细菌性病害由斑点病菌(Xanthomonascampestris)引起的叶斑病症状:秋海棠非常容易被该种病菌所侵染,但是许多生产者对之没有足够的重视,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病症,因为叶片边缘坏死和叶片上有斑点是最常见的,几乎所有类型的秋海棠都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
  控制方法:控制该病的最佳方法是在植物开始扦插繁殖之初就尽力避免感染病菌,发现病株后就应该及时集中销毁;此外要尽量减少采用植株顶部灌溉的方式,这样也会抑制病情的发生和扩散;稍微降低肥料的浓度也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2.真菌病害(1)由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症状:秋海棠叶片灰霉病经常发生在植株的下部,尤其是根茎处与基质接触的地方更容易感染病菌,被水浸润的病斑很快会扩散到整个叶片或整个植株,受害区域呈现坏死斑点,逐渐由褐色转变为黑色。当夜间温度较低、白天温度较高而且湿度较高时,病原孢子生长加快,受害的叶片上会长出灰绿色的霉状物。
  控制方法: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月份控制葡萄孢真菌的扩散成为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降低灰霉病发生和扩散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叶片加快干燥、降低温室内的空气湿度。
  (2)由漆斑菌(Myrotheciumroridum)引起的秋海棠叶斑病症状:病症一般出现在秋海棠叶片边缘、叶尖和破损叶片的叶脉上。坏死区域呈现黑褐色,然后是水渍状。诊断方法是下部的叶片经常会出现不规则形状的孢子群,中央呈黑色,但边缘为白色。
  控制方法:喷洒杀真菌药剂、减少植株受伤和将肥料尽量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都可以减少该病的发生。
  (3)由腐霉菌(Pythiumsplendens)引起的秋海棠根腐病症状:感染这种病菌后,扦插苗的根系变弱、叶片发黄。诊断方法是茎部和根系出现黑色的糊状物,从插条的基部可以一直蔓延到茎和叶片的上部。根部和茎段的腐烂经常是成片发生,而通过栽植床,很容易将病菌传染给健康的插条。
  控制方法:首先从源头上控制,即从繁殖之初就使用无菌材料,对上盆基质和栽植床进行消毒处理。在栽种前后用杀真菌药剂进行处理可以很好地防治由腐霉菌引起的根腐病。另外尽量减少水的灌溉量也可以减少根腐病的发生,促进根的长势。
  (4)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引起的猝倒病症状:发病后有褐色的霉状物附着在病株上。霉状物可以从盆土延伸到植株上。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这是由于植物根茎部长出的霉状物。立枯丝核菌颜色常为红褐色,外形似蜘蛛网。
  控制方法: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猝倒病可以用喷洒不同的杀菌剂来控制,大部分用土壤灌溉的方法。
  (5)由白绢病病菌(Sclerotiumrolfsii)引起的南方枯萎病症状:白绢病病菌可以侵染植株的任何一部分,但是在叶片和茎部最容易观察到。最初,茎段与介质接触的地方有水渍状病斑,另一个症状就是叶片表面或基质上长出扇圆形的霉状物,起初是白色的,以后随着发育变成黑褐色。尤其是在温暖的季节若植株受了感染,则很容易导致插条的腐烂。
  控制方法:所有受到感染的植株及容器均应尽快移出种植区域并将植株销毁。现在还没有对白绢病特别有效的药剂。
  四、虫害管理
  危害观叶秋海棠的主要害虫有蚜虫、毛毛虫、菌蚊、螨虫、蛞蝓、蜗牛、蓟马和白粉虱等。粉蚧和螨虫是典型的由于病株被带到温室而引起传染的害虫,蚜虫、蛾子、菌蚊、蓟马和白粉虱的飞行性很强,容易由野草或其他室外植物带入温室而蔓延。
  (1)蚜虫症状:蚜虫体型呈梨状,身体柔软,颜色由浅绿色到深褐色不等,由于体型小,很难被发现,人们经常在发现蜜露或煤污后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蚜虫的危害可以引起植株新芽的生长扭曲,危害严重时,受害的整个植株会变形。
  控制方法:蚜虫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控制,多种药剂可以使其受害,在施用某种药剂前注意先少量试验确定施用量。根部的蚜虫可以用灌根的方法控制。
  (2)毛毛虫症状:毛毛虫的危害症状很容易被发现,因为它们会遗留下许多粪便,而且带来的伤口比较明显。植株的伤口通常呈圆形,叶片中央或边缘有圆形的小洞。毛毛虫的危害症状容易与蛞蝓和蜗牛相混淆,区分它们的唯一方法是寻找受害的植株。被毛毛虫危害过的叶片伤口比较硬。
  (3)菌蚊症状:菌蚊是一种体型很小的黑色飞虫,身体只有3毫米左右。菌蚊经常在介质周围飞舞或在叶片上停留,很容易与水蝇(见后面详述)混淆。成虫触角较长,念珠状,飞行时进行产卵。该种昆虫体型小,飞行迅速。菌蚊的幼虫身体白色半透明,头部亮黑色,在介质中生活,以植物的根系、根毛、与介质接触的叶片和下部的茎干为食。幼虫会在基质表面编网,类似蜘蛛网。菌蚊不仅可以直接危害植物,而且它吸食的伤口很容易使病菌乘机而入。成虫不会直接危害植株,但是飞来飞去会引起种植者和消费者的讨厌。
  控制方法:减少浇水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菌蚊的发生,避免基质上生青苔也可以减少菌蚊。喷洒药剂或对植株进行灌根都可以杀死菌蚊的幼虫。成虫对大部分杀虫剂都比较敏感,可以通过喷施杀虫剂来防治。
  (4)茶细螨症状:螨虫体型微小,经常直到危害严重时才被人所注意。茶细螨可以引起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坏死。茶细螨危害的最初症状是新叶杯状卷曲、起皱或停止生长发育,边缘成锯齿状。茶细螨的卵壳光亮。
  控制方法:控制的关键是喷洒药剂时务必彻底、严实,最佳的防治方法就是尽量避免携带传染茶细螨的植物到种植区域。
  (5)水蝇症状:水蝇是一种小型的黑色苍蝇,体长约3毫米,经常发现于叶尖或土壤表面,以介质上的青苔藻类为食。成虫的触角非常短,它们飞行能力很强,飞行时沿着直线前进(即从飞起点径直飞向停留点)。水蝇的幼虫居住在土壤中,无爪,体节分节明显,头部不显著。但是幼虫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藻类是它唯一的食物。成虫也不会对植物造成明显的伤害,但是可能对植物传染病害,排出的黑绿色粪便会降低植物的观赏价值,致使植株的经济价值有所降低。
  控制方法:尽量减少浇水量,避免过道、种植床和介质表面生长藻类,药剂被证明不是十分有效。
  (6)蜗牛和蛞蝓症状:蜗牛、蛞蝓和毛毛虫对植物的危害症状很难分得清楚,蜗牛和蛞蝓都是贪吃的动物,对植物叶片的伤口是不规则的孔洞。通常在仔细观察时会发现蜗牛的蛛丝马迹,蛞蝓喜欢在种植床下面或危害部位附近阴暗、潮湿的地方生存。这些害虫具有夜间活动的特性,经常在夜间可以看到它们进食。
  控制方法:采用喷施或在湿润土壤中下诱饵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蜗牛和蛞蝓的危害,有必要多次施用药剂。良好的消毒、清洁和将外来的植物、植物残体及时移出种植区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蜗牛和蛞蝓。
  (7)蓟马症状:蓟马的体型非常微小(体长小于2毫米)、瘦弱,成虫翅膀边缘有缨毛,体色由于种类不同而变化很大,西方蓟马和花蓟马体色为黄色到浅棕色,温室蓟马等少数种类以叶片为食的蓟马体色为深褐色到黑色,蓟马的口器为锉吸式。被危害的植物叶片会变得卷曲或变形,伤口处会留下银灰色的伤疤。蓟马会对多种观赏植物传播番茄斑点病毒。
  (8)白粉虱症状:受危害的叶片经常会有黄色的斑点,那是白粉虱的成虫或幼虫采食后的痕迹,当白粉虱的种群密度增大时整个叶片会变为黄色,植物下部的叶片将被煤黑色的污物所覆盖。甘薯白粉虱在幼虫阶段体型非常小,可以在受害叶片的背面找到它的痕迹。
  控制方法:许多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白粉虱的蔓延。为了减少害虫的抗药性,建议每种药剂在害虫的每个生长周期(约3周)中每周施用两次,施用后密切关注该种药剂是否可以降低种群密度,因为一些种类的害虫可能会对某一种或几种杀虫剂有抗药性。若害虫大批侵袭,则需要按照原来的用药计划施用另外一种杀虫剂,不要将药剂混合施用,因为这样可能会增强害虫的抗药性。若白粉虱的数量较少,可以每周施用一次杀虫剂,三周后施用另外一种。喷施时必须要将叶片的背面喷药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杀虫剂应用时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不管是应用一种杀虫剂还是同时施用几种,切记先少量试验,而后进行大面积使用。
  


  丽格秋海棠


  ‘龙翅’垂吊型观叶秋海棠


  观叶型秋海棠
  图一、图二为用四季秋海棠组成的立体花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