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沙棘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沙棘适宜的生态经济栽培区域。
2 土肥水管理
2.1 土壤管理
2.1.1 土壤耕翻和改良
每年春季萌芽前和秋季上冻前各进行沙棘园土壤深翻一次,深度15~20cm。
2.1.2 松土锄草
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松土,增温保墒。生长季尤其是雨季要及时中耕锄草。
2.2 施肥
2.2.1 基肥
至少2年施有机肥1次,并适量加入氮磷钾复合肥。可在果实采收后至土壤封冻前开沟施入,每公顷施入有机肥50t左右。
2.2.2 追肥
春季枝条放叶后到新梢速长期以追氮钾肥为主,枝条停止生长后以施磷钾肥为主。盛果期沙棘园年追肥量为每公顷纯氮200kg,五氧化二磷180kg,氯化钾300kg,可采用穴施或沟施。
2.2.3 叶面喷肥
在枝条速长期,喷0.03~0.05%的尿素溶液,果实迅速膨大期喷0.2~0.3%倍磷酸二氢钾。喷肥时间在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喷后2小时以内遇雨应补喷。
2.3 灌水
2.3.1 灌水时间
全年分为萌芽前、开花前、果实膨大期和上冻前,当田间持水量低于60~70%时,要及时灌水。
2.3.2 灌水方法
一般采用移动管灌溉,也可结合断根育苗采用沟灌。干旱缺水地区及丘陵山区采用穴贮肥水灌溉,
大力提倡喷灌、滴灌等节水且能促进丰产的灌溉方法。
3 整形修剪
3.1 修剪时期
分生长期修剪和休眠期修剪。休眠期修剪在落叶后至发芽前进行,生长期修剪从萌芽抽枝开始到落叶前进行。
3.2 修剪原则
3.2.1 树龄
幼树容易生长过旺,应注意缓和树势,成年树修剪时要注意通风透光和小枝更新复壮,老年树树势衰退,要注意更新复壮。
3.2.2 地势、土壤和气候
要根据当地的地势、土壤气候条件和栽培水平进行合理整形修剪,在贫瘠的山地要采用小树小丛树形,适当重剪,提高群体产量,在土肥、地平、雨量适中、灌溉方便的地方,树势旺,要适当采取大树冠,少疏轻截,以利于发挥生长和结果优势。
3.3 主要树形及结构
主要采用自然圆头形,全树6~8个主枝,每个主枝上着生2~3个侧枝,侧枝在主枝上按一定方向和顺序分布,骨干枝之间不交叉,不重叠。
3.4 修剪技术要点
3.4.1 长短结合
不影响骨干枝生长的辅养枝,要轻剪缓放,尽量增加结果部位,影响骨干枝时及时回缩或疏除。修剪时要注意长短结合,全面安排,即要考虑当年增产,又要注意年年丰产。
3.4.2 幼树期修剪(1年~3年生树)
幼树定干高度35~50cm,定干时要求剪口下10~15cm范围有6个以上的饱满芽。当新梢长至20~30cm以上时,除选留3~4个不同方位生长的主枝外,其余新梢都摘心。冬季修剪选定3~4个主枝,
剪留长度30~40cm。第二年和第三年修剪采用强枝缓放、弱枝短截的方法,侧枝多留斜平枝,不留背斜枝。疏除重叠、交叉、直立及影响主侧枝生长的枝。同时要及时疏除或在夏季抹除基生枝。
3.4.3 结果初期修剪(4年~5年生树)
调整主干枝生长势,继续培养主侧枝骨架。对主枝上生长势过强的侧枝,采取疏除、缓放、短截等方法控制树势。对弱主枝上的侧枝短截。在骨干枝两侧培养大、中型枝组,枝组的配置要大、中、小相间,交错排列。
3.4.4 盛果期修剪(6年~15年生)
盛果期修剪特别要注意打掉横枝,保留顺枝,去掉旧枝保留新枝,疏除密处枝,缺空留旺枝,清膛截底保持树冠圆满。春季剪掉干尖,夏季剪掉徒长枝,秋季剪掉基生徒长枝和萌芽,并要剪顶稳固树冠,清膛保持通风透光,去掉旧枝促发新枝。
3.4.5 衰老期树处理(15年生以上)
3.4.5.1 复壮
对立地条件好,水肥充足的地块,衰老树可以进行结果枝组和骨干枝的更新复壮,培养新的枝组,延长树体寿命和结果年限。对衰弱的主侧枝进行重回缩,以复壮其生长势。
3.4.5.2 平茬更新
对衰老且地力较差的自根苗沙棘园进行全园平茬,萌生新枝后留最靠下部的1~2个枝条,翌年培土促发新根,重建新园。
3.4.5.3 留根蘖苗
在沙棘园结果树衰老前3年,每株沙棘旁留一根蘖苗,并切断根蘖苗与母树之间的连生根,加强肥水管理,3年后根蘖苗结果,将老树全部砍除。
3.5 放任生长树的改造修剪
放任树本着因树修剪,随枝作形的原则,改善树体结构,复壮枝头,增强主侧枝的长势。疏除过密枝、重叠枝、交叉枝。培养内膛结果枝组,增加结果部位。对中心主干过高,下部光秃,分枝少的树体,应落头回缩,使树冠开张,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对主枝分布不均,树冠不平衡的沙棘单株,要抑强扶弱,逐年调整。
3.6 修剪方法
3.6.1
相关信息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