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造林施工技术

2008/6/24 22:44:35

  经过10多年的大力推广,沙棘已发展成为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水土保持造林树种。它虽然具有易成活的特点,但是在具体的造林施工中,往往因为某个环节的工作失误或应用技术不当,特别是在一些干旱的年份,容易导致造林失败。为了提高沙棘造林成活率,就其造林技术谈点看法。
  1 苗木管理
  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造林的成败,因此首先必须把好苗木质量关。
  1.1 选调苗木应注意的问题
  (1)严格控制单位面积产苗量,根据目前的育苗技术水平,每亩沙棘产苗量应控制在5~10万株,密度过大的苗木质量差,不宜采用。(2)不仅要看苗木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要看苗木的地径、木质化程度和根系的发育情况。要求出圃苗木地径在5mm以上,苗条木质化程度良好,有1条以上的侧根,须根发达,实生苗木最好是1年生苗木。(3)就近育苗、调苗造林,尽可能避免远距离运输。
  1.2 起苗、运输等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1)无论春季或秋季起苗,均应做到在起苗前2~3d灌透水一次,保证苗木在起苗前吸足水分和土壤松软,以保证苗木质量。(2)起苗时,要保全苗木根系、尽可能减少根系损伤。要随起随进行苗木分级,筛弃弱小、根系不健全的等外苗木,并及时采取临时假植措施,防止苗木水分损失。(3)装运时,要保证苗木通风透气,且要防止风吹日晒。(4)苗木运到造林地后必须立即假植,要选择背风阴凉处挖假植沟,及时用湿土埋盖苗根并浇水,以保持苗木水分。对假植期较长的苗木,要解捆平放假植沟,覆土时应使苗木根系充分接触土体。为切实保证沙棘造林用苗质量,在苗木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应当有技术人员跟踪指导,全程负责把关。
  2 造林时间
  巧用墒情、适时造林是沙棘抗旱造林的重要技术环节。在黄土高原地区,春季因降雨少、空气干燥、气温回升快,土壤水分蒸发迅速,适宜造林的时间短促,因此春季造林务必要早,越早越好,抓住早春气温尚低,土壤水分相对较高的有利时机,一般可在4月上旬以前营造。秋季一般土壤墒情较好,但也应尽早营造,一般始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直到土壤封冻前均可造林,造林时间长,且成活率高,是沙棘造林的好季节。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尝试了冷藏储苗雨季造林的方法,效果也不错,可以推广。另外,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造林,都必须充分了解前期雨水情况和当时的土壤墒情,以决定是否造林。如果前期降雨少,当时土壤墒情很差,则不可勉强。
  3 立地选择
  土壤水分分布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在春季干旱条件下,以侵蚀沟墒情最好,梁峁阴坡次之,阳坡最差,至秋季随降雨增加,各立地土壤水分含量递次增加。因此,沙棘造林应根据季节作以安排,即春季造林以侵蚀沟、梁峁阴坡为主,秋季可选梁峁阳坡、梁峁顶造林。尤其是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沙棘造林应以沟壑下湿地为主。沙棘是营造沟壑林的理想树种,沟壑下湿地营造沙棘林不仅易成活成林,生物产量高,而且减沙效益突出,即使在粘重的红土上,沙棘亦能正常生长。根据有关研究,良好沟壑林的存在,可使小流域的拦泥减沙效益达到80%以上。
  4 整地措施
  整地的目的是蓄水保墒、改善造林地立地环境,整地措施应依立地状况而定。对沟谷下湿地,要求只要破除植苗穴周围的硬草皮,疏松表土即可。坡面上要求整地设计标准达到一次全蓄5年一遇24h上坡面的降雨径流。为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在整地形式上,除了拦蓄径流外,还应设法通过整地给植苗穴制造遮阴环境,尤其是在干旱的阳坡、梁峁,可采取深槽式鱼鳞坑整地或深槽式水平沟整地,坑槽深度以80cm为宜。无论采取何种整地措施,都应做到熟土回填和提前一个雨季整地。
  5 栽植技术
  从目前各地沙棘造林情况看,普遍存在植苗穴浅、窝根、一穴多株等现象,直接影响了沙棘造林成活率。植苗时,要保证苗木位正干直,苗根舒展,并在根际以上覆盖虚土5~10cm,做到深栽踩实。对项目造林,应实行专业队造林作业,除了规范植苗技术操作外,可结合浸醮泥浆、使用保水剂、生根粉等措施。沙棘截杆造林,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应大力推广。
  6 抚育管理
  造林后首先要采取封禁措施,防止人畜破坏。其次要及时对新造幼林进行成活率调查,并在下一个造林季节采取补植或重造措施。成活率在85%以上的造林地为I等造林地,需对林中较大空地进行补植;成活率在41%~84%的造林地为II等造林地,需要进行全面补植;成活率40%以下的为III等造林地,不能列入幼林面积,需要重新造林。第三,要注意对鼠、兔、虫害的防治,对一些造林地还要采取松土除草等抚育管理措施。在黄土高原地区,只要掌握好以上造林技术环节,沙棘造林是能够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