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鱼草的简介

2010/6/8 17:05:49

种名:醉鱼草(butterflybush)
学名:BuddlejalindleyanaLindleySummerlilic
英文名:Fort.
科属:马钱科Loganiaceae 醉鱼草属(Buddleja)100馀种植物的统称。该属现划入唇形目(Lamiales)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大部分醉鱼草属的种叶具有茸毛或糠秕状物,花簇生,紫色、白色、黄色或橙色。
原产: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别名:鱼尾草、醉鱼儿草(《履巉岩本草》),槐木(《普济方》),闹鱼花(《纲目》),痒见消(《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光子、羊脑髓、五霸蔷(《中国树木分类学》),四方麻、阳包树(《中国药植志》),鱼鳞子(《安徽药材》),药杆子(《江苏植药志》),驴尾草、羊尾巴、防痛树、鸡公尾(《广西中兽医药植》),毒鱼藤、鲤鱼花草、药鳗老醋(《中国土农药志》),野巴豆、老阳花、萝卜树子、药鱼子(《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土蒙花(《四川中药志》),花玉成、四棱麻、羊饱药、羊白婆、金鸡尾、洞庭草、白皮消、铁帚尾(《湖南药物志》),红鱼波、红鱼皂(《闽东本草》),四季青、白袍花、糖茶、水泡木、雉尾花、楼梅草(《南方主要有毒植物》),鱼泡草、鱼藤草、洋波、鱼背子花(《福建中草药》)。
拉丁文名:BuddleialindleyanaFort.
  
产地分布:主产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华北地区的河南、山东等省山地常见分布。
  
形态特征:
  醉鱼草为落叶小灌木,高可达2米,冬芽具芽鳞,常叠生,小枝四棱形,嫩枝被棕黄色星状细毛,单叶对生,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疏波状小齿,青绿色无毛,叶背疏生棕黄色星毛,叶柄很短,花两性,顶生直立穗状花序,长可达7-20厘米,花密集,花冠钟形,紫色,4裂,稍有弯曲,长约1.5厘米,径约2毫米,雄蕊4枚,不外露,花萼裂片三角形,萼、瓣均被细白鳞片,蒴果矩圆形,长约5毫米,具鳞片,种子细小,花期6-8月,果熟10月。
  
生态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和深厚肥沃的土壤,适应性强,但不耐水湿。
  
繁育栽培:
  播种、分蘖、扦插、压条均可,一般每年冬季剪除地上部分,来年重新萌发。
  
同属常见种:
   1.大叶醉鱼草(B.davidiiFranch.):落叶灌木,高达5米,小枝微有棱,被柔毛,单叶对生,叶片大,长5-25厘米,缘有细齿,叶背密被星状绒毛,小聚伞花序集成穗状圆锥花序,花冠淡紫,口部橘黄,蒴果,长圆形,端尖,并有许多变种,花色丰富,花味芬芳,北京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越冬。
  定州鑫源苗木醉鱼草2.互叶醉鱼草(B.alternifoliaMaxim.):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枝条细弱,披散下垂,单叶互生,披针形,长4-8厘米,叶背具灰白色绒毛,簇生状圆锥花序生于去年生枝上,基部有少量小叶,花冠紫蓝色,花芬芳。山西、河北、西北地区有生长,较耐干旱。
  
园林用途:
  醉鱼草枝繁叶茂,顶生直立穗状花序,小花密集,紫色艳丽,可丛植于甬道两侧,草坪边缘,宅旁墙角等处增添景色,惟对鱼有毒,应远离鱼池栽培。

相关信息
  • 醉鱼草的简介 2010-6-08
  • 紫花醉鱼草的简介 2010-6-08
  • 笔柏的简介 2012-6-25
  • 浙江楠的简介 2012-6-25
  • 金叶水杉的简介 2011-10-31
  • 大叶伞的简介 2011-10-31
  • 光皮树的简介 2011-10-31
  • 小叶栀子的简介 2011-5-28
  • 红瑞木的简介 2011-5-28
  • 红果冬青的简介 2011-5-28
  • 红果仔的简介 2011-5-13
  • 卫矛的简介 2011-5-13
  • 富贵椰子的简介 2011-5-05
  • 圆柏的简介 2011-5-05
  • 小叶女贞的简介 2011-5-05
  • 花榈木的简介 2011-5-01
  • 海南蒲桃的简介 2011-3-23
  • 红叶美人蕉的简介 2011-3-23
  • 九角枫的简介 2011-3-11
  • 红叶乌柏的简介 20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