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的简介

2010/6/8 17:06:02

种 名:棕榈
学 名:Trachycarpus fortunei(Hook.) H.Wendl.   
别 名:并榈、棕树、唐棕、唐棕榈、山棕   
科 属: 棕榈科 棕榈属
英文名:Fortunes Windmill Palm
原产:我国
分布: 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乃世界上最耐寒的棕榈科植物之一。棕榈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秦岭、长江流域以南温暖湿润多雨地区,以四川、云南、江西、贵州、湖南、湖北、陕西最多,垂直分布在海拔300~1500米,西南地区可达2700米。
生物特性:
棕榈为常绿乔木。为单子叶植物,树高达5-15米,干径20厘米左右。树干圆柱形,直立无分枝,干上具环状叶痕呈节状。叶圆扇形,簇生于树干顶端向外展开,掌状深裂至中部以下,成多数的披针形裂片;叶柄两侧有锯齿,叶基的苞片扩大成黄褐色或黑褐色的纤维状鞘包被树干,通称棕皮或棕片。雌雄异株,肉质圆锥花序生于叶丛中,有明显的大形花苞,花淡黄色而细小,初出苞的花穗花小多数密集如鱼子,古称“棕笋”(又名木鱼)。花萼和花冠均三裂,雄蕊6枚,子房三室,心皮基部合生。核果球状或呈肾形、成熟时由绿色变为黑褐色或灰褐色,微被蜡和白粉,甚坚硬。 花期4-5月,10-11月果熟。棕榈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极耐寒,较耐萌、耐酸,成品极耐旱,有一定抗湿能力,且耐弱碱性土壤条件,较耐火烤,惟不能抵受太大的日夜温差。对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抗性也较强。栽培土壤要求排水良好、肥沃。棕榈根系较浅,无主根,种时不宜过深,最适宜栽植在阴坡、山脚、山谷、树林边缘或屋前屋后、菜土周围、溪河堤岸、池塘沟边等,这样既充分利用土地,又能蓄水保土。
应用价值: 棕榈树干挺拔,叶形如扇,清姿优雅。北方多盆栽幼株,桶装大型植株。幼株盆栽观赏,大株在大型建筑物的门口两侧成主体布置。在江南各省园林中露地栽培,四季常青,对植、列植于庭前路边和建筑物旁,或高低错落地群植于池边与庭园,翠影婆娑,颇具热带风光韵味。此外,棕榈对烟尘、二氧化硫、氟化氢等多种有害气体具较强的抗性,并具有吸收能力,适于空气污染区大面积种植。棕榈还有许多用途,树干纹理致密,外坚内柔,耐潮防腐,是优良的建材;叶鞘纤维可制扫帚、毛刷、蓑衣、枕垫、床垫、水塔过滤网等;棕皮可制绳索;棕叶可用作防雨棚盖;花、果、棕根及叶基棕板可加工入药;种子蜡皮则可提取出工业上使用的高熔点蜡;种仁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经磨粉后可作牲畜饲料;未开花的花苞还可作蔬菜食用。
种殖方法: 可采用播种繁殖。果实采收后净种,用草木灰水搓洗,去掉蜡质,再用60℃温水浸泡一昼夜,即可播种,播后50-110天陆续发芽;北方地区,可将种子沙藏至翌年春播,种子发芽率约为70%。幼苗出土后,需行遮荫,生长较慢,一年生苗可长出2-3片叶。冬季入低温温室越冬。

相关信息
  • 棕榈的简介 2010-6-08
  • 棕榈简介 2008-8-29
  • 耐寒棕榈科植物简介 2008-8-29
  • 棕榈的资料信息 2012-9-06
  • 棕榈 2008-6-12
  • 棕榈 2008-6-01
  • 蓝棕榈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红棕榈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蓝棕榈 2008-6-12
  • 观赏棕榈 2008-5-26
  • 耐寒棕榈植物介绍 2008-8-29
  • 绿化好树种--棕榈 2008-5-26
  • 棕榈科植物优新品种介绍 2008-8-29
  • 棕榈-中小苗货源充足大苗稳中有降 2008-5-26
  • 笔柏的简介 2012-6-25
  • 浙江楠的简介 2012-6-25
  • 金叶水杉的简介 2011-10-31
  • 大叶伞的简介 2011-10-31
  • 光皮树的简介 2011-10-31
  • 小叶栀子的简介 201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