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的简介

2010/6/8 17:06:09

种名: 山茶
学名: Camellia japonica
别名: 山茶、茶花、曼陀罗树、晚山茶、耐冬、檀、洋茶、菇春、山椿
科属: 山茶科、山茶属, 山茶属植物约220余种
[形态]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倒卵形,叶柄短,缘有细齿,叶脉网状。花两性,常单生或2~3朵顶生或腋生,有单瓣、半重瓣、重瓣之分。花色鲜艳,有白、粉红、红、紫红和红白相间等色。蒴果近球形,种子椭圆形,深褐色。
  山茶的园艺品种很多,当今世界上山茶品种已发展到5000余个。我国目前常见栽培的约有300余个,根据其雄蕊的瓣化、花瓣的自然增加、雄蕊的演变、萼片的瓣化,概分为单瓣类、半重瓣类、重瓣类三大类和单瓣型、半重瓣型、五星型、荷花型、松球型、托桂型、菊花型、芙蓉型、皇冠型、绣球型、放射型、蔷薇型等12个花型。
  [习性]温暖带树种,适于温暖湿润之地,过热过冷均不相宜。生长的最适温度在18~25℃之间,适于花朵开放的温度在10~20℃之间。对低温的耐受程度表现出一定的品种差异性,单瓣型品种耐寒力较强,能耐-10℃低温。外界超过30℃以上即停止生长。喜半阴半阳,忌晒。幼树耐阴,大树需一定光照,每天见阳光3~4小时以上有利开花,夏季需遮阴。喜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壤土或腐殖土,pH值以5.5~6.5之间为佳。对土壤水分喜润忌湿,梅雨和台风季节要注意排水。山茶每年有2次枝梢抽生,第一次3月底~4月中下旬始萌发,至5月中下旬停止生长,称为春梢;第二次自7月中下旬~9月,称夏梢。以后即停止生长。
  [繁殖]生产上常用扦插、嫁接和压条繁殖。扦插,以6~8月为宜。选叶片完整、叶芽饱满的当年生半成熟枝为插穗,长8~10厘米,先端留2叶片,插入沙床,温度保持在20~25℃。插后3周愈合,6周后生根。若用0.4%~0.5%  丁酸溶液处理2~5秒,有明显的促进生根效果。
嫁接,以5~6月进行为宜。用木质化新梢作接穗最好,砧木以油茶为主,用劈接法,接后2个月才能萌芽抽梢。
  压条,在梅雨季节选用健壮一年生枝条,离顶端20厘米处行环状剥皮,用腐叶土和薄膜包扎,约60天可生根。
  [栽培管理]栽培山茶有地栽和盆栽两种方式。地栽,首先要选择适合山茶生态要求的地段种植。种植时间,秋植较春植好。施肥要掌握好三个关键时期:2~3月施肥,为促进春梢生长和起花后补肥;6月间施肥,为促进二次枝生长,提高抗旱力;10~11月施肥,使新根慢慢吸收肥分,提高植株抗寒力,为明年春梢生长打下良好基础。山茶不宜强度修剪,只要删去病虫枝、过密枝和弱枝即可。但对新移植的大、中苗,为了保持水分蒸发和吸收的平衡,可适当删剪部分枝条。山茶是多花树种,特别在长势衰弱的植株上,一枝上能着蕾多达10个以上,为防止因开花消耗营养过多和使花朵大而鲜艳,必须及时疏蕾,以保持每枝1~2个花蕾为宜。
  盆栽,上盆时间以冬季11月或早春2~3月为宜。盆土最好在园土中加入1/3至1/2的松针腐叶土。平时浇水要适量,要求做到浇水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茎叶生长期及花期可多浇水,新梢停止生长后适当控水。梅雨季节应防积水。盆栽一般作温室栽培,高温期要遮阴降温,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若通风不好,山茶则易受红蜘蛛、介壳虫危害。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常发生病害,要及时防治。
  [观赏应用]山茶树姿优美,枝叶茂密,终年常青,花大色艳,花姿多变,耐久开放,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品种繁多,花期长(自11月~翌年5月),开花季节正当冬末春初,因此山茶是丰富园林景色的好材料,孤植、群植均宜。惟茶花喜酸、喜温、喜阴凉,应选择适宜之地配植,与落叶乔木搭配,尤为相宜。

相关信息
  • 山茶的简介 2010-6-08
  • 山茶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山茶 2008-6-12
  • 云南山茶的资料信息 2012-9-06
  • 云南山茶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西南山茶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冬红山茶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茶花(山茶)的基本介绍-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2012-9-12
  • 滇山茶 2010-12-26
  • 西南山茶 2008-6-12
  • 云南山茶- 2008-6-12
  • 浙江红山茶资料 2014-2-19
  • 杜鹃红山茶 2012-9-12
  • 冬红山茶 2008-6-12
  • 滇山茶-(Camellia-rcticulata-Lindl.) 2008-6-01
  • 笔柏的简介 2012-6-25
  • 浙江楠的简介 2012-6-25
  • 金叶水杉的简介 2011-10-31
  • 大叶伞的简介 2011-10-31
  • 光皮树的简介 201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