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的简介

2010/6/8 17:06:24

黄果树:
别名 黄栀子、红枝子、山栀子
科属: 茜草科
学名: GardeniajasminoidesEllis
产地: 原产于中国,分布于中国、日本、越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
形态特征
黄果树为常绿灌木,高可达2米,通常高1米左右。叶对生或2叶轮生。茸质,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全缘;叶柄短;托叶鞘状,膜质。花单生于枝端,芳香,萼管倒圆锥形,有棱,裂片线形;花瓣成旋卷形排列,花开时成高脚林状、脚碟状,5-6裂,初为白色,后变为乳黄色;果卵形,黄色,有翅状纵棱5-8条,种子多数。花期5-7月,果期8-11月。
生长习性
黄果树具有喜光、怕严寒的生长特性,要求光照充足、温暖湿润、土层深厚肥沃的生长条件。在-5℃以上,均能安全越冬,20-25℃最为适宜。30℃以上生长缓慢。3月下旬叶腋间开始萌发新枝,一部分老叶也在此时脱落,主茎在1年内于春、夏、秋有三个明显的抽生阶段,花谢后有一落花落果过程出现。果期一般需1年以上时间,有抱子怀胎的特性。在北方不能自然越冬。成株较能耐旱,但种子播种后及幼苗期,必须有充足的水分,幼苗期宜稍荫蔽。土壤以排水良好、微酸性至中性的夹砂泥或黄泥土较好,凡寒冷多风和过于干旱地区以及盐碱地和涝洼地均不宜种植。
繁殖:
可用扦插法,春季选一年生以上,强健之枝条,每15~20公分为一段,扦插后约经30~40天能发根。
栽培管理
栽培土质以富含有机质之肥沃壤土生育最佳。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但日照充足生育开花较旺盛。花期过后修剪一次,维持树形美观,并有利下次开花;若植株老化,早春施以重剪或强剪。性喜温暖至高温,生育适温约18~28度C。
用途:
果实可作黄色染料;入药可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淤;治热病高烧,心烦不眠、吐血、尿血及黄疽型肝炎、蚕豆病、疮疡肿毒、外伤出血、扭挫伤等;根可治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果实含桅子苷、山栀子苷、果胶、糅质等。因药用价值较大,在庭园栽培用作观赏。

相关信息
  • 黄果树的简介 2010-6-08
  • 笔柏的简介 2012-6-25
  • 浙江楠的简介 2012-6-25
  • 金叶水杉的简介 2011-10-31
  • 大叶伞的简介 2011-10-31
  • 光皮树的简介 2011-10-31
  • 小叶栀子的简介 2011-5-28
  • 红瑞木的简介 2011-5-28
  • 红果冬青的简介 2011-5-28
  • 红果仔的简介 2011-5-13
  • 卫矛的简介 2011-5-13
  • 富贵椰子的简介 2011-5-05
  • 圆柏的简介 2011-5-05
  • 小叶女贞的简介 2011-5-05
  • 花榈木的简介 2011-5-01
  • 海南蒲桃的简介 2011-3-23
  • 红叶美人蕉的简介 2011-3-23
  • 九角枫的简介 2011-3-11
  • 红叶乌柏的简介 2011-3-11
  • 鸡蛋花的简介 20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