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蕨属:为凤尾蕨科多年生常绿草本。
形态特征:
株高30-70厘米,根状茎直立,顶端具钻形叶片,叶簇生,分为不育叶和孢子叶两种类型,叶柄细,具三棱,黄褐色,叶椭圆至卵形,长20-45厘米,宽15-25厘米,1回羽状复叶,羽片常4-6对,仅基部有一队叶柄。羽片条形,宽3-7厘米,顶端尖,有细锯齿,孢子叶较高,全缘。孢子囊群沿叶边呈线形排列。
习性:原产我国、朝鲜、日本。性喜温暖潮湿及半荫的环境,但必须有足够的散射光。生长适温为15-25℃,冬季温度不低于5℃;空气湿度60%。要求腐殖质含量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孢子发芽温度25℃。
主要品种及其习性:
鹿角蕨:又名蝙蝠蕨,是鹿角蕨科鹿角蕨属。株高40厘米。根状茎短粗肥壮,有分枝。叶二型,大型丛生,不育叶鸟巢状直立,基部心脏形,肉质肥厚,边缘波状,幼时淡绿色,干枯后变为褐色,覆瓦状盖在根状茎上,可育叶下垂,其上被有柄的星状毛裂为多回掌状两歧深裂,裂片圆形、肥厚,如鹿角状。孢子囊群生于小裂片下。习性:原产澳大利亚。喜温暖、湿润和有散射光的环境,生长温度为15-25℃,忌酷热,冬季温度在10℃以上。要求肥沃疏松的土壤。
观音莲座蕨:为莲座蕨科莲座蕨属,是大型陆生蕨株高1-2米,根状茎为肉质肥大直立的莲座状。叶阔卵形,长宽各60厘米,2回羽状,羽片互生,末回小羽片披针形,叶阳光充足、柄粗壮肉质多汁,长约50厘米,上面有纵沟,基部具肉质的托叶状附属物。孢子囊群呈两列生于距叶缘0.5-1毫米的叶脉上。
习性:分布于我国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喜阴湿凉爽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5-22℃,冬季温度维持在10℃以上,低于5℃则叶片受害。空气湿度保持在60-80%。要求疏松透气、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微酸性土壤。
鳞盖蕨:碗蕨科鳞盖蕨属。根状茎长而横走,呈匍匐状,叶丛生于根状茎上。叶纸质,2回羽裂,绿色有光泽。叶片上有短硬毛。孢子囊群盖半杯形。
习性:原产亚洲、非洲热带雨林中。喜温暖湿润及荫蔽的环境。生长适温为昼温21-26℃,夜温10-15℃,冬季温度不低于15℃。空气湿度一般为60%-80%。要求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土壤。
种类:
边缘鳞盖蕨:根状茎横走,叶远生,叶片矩圆三角形,1-2回羽状裂,羽片披针形,基部上侧略呈耳形凸起,边缘较少羽裂,羽状侧脉清晰。圆形孢子囊群生于1条小脉顶端,囊群盖半杯形。
粗毛鳞盖蕨:叶轴、羽轴几叶脉有短粗毛,2回3回羽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