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红豆树 科属:豆科 别名:Leguminosae 拉丁名: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 形态特征:半常绿乔木,高20米以上,胸径1米以;幼树树皮灰绿色,具灰白色皮孔,老树皮暗灰褐色;小枝绿色,无色。奇数羽状复叶,长10一15厘米;小叶5一7,稀9,近革质,椭圆状卵形、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稀为倒卵形,长5一12厘米,宽2.5一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钝,无毛,下面黄绿色。 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贵州(赤水)、四川、陕西、甘肃(文县) 习性:渐危种。红豆树又名花梨木,分布于我国中亚热带及以北地区。由于本种经济价值很高,常为产地收购部门和群众砍伐利用,致使分布范围愈益狭窄,成年树日益稀少。目前仅在寺庙和村落附近保存少数大树。 繁殖与栽培:用种子繁殖。采种要选择25--30年生以上的健壮母树,当荚果将开裂时采收,稍阴干后,驱除种子袋藏或混沙贮藏。种皮坚硬不透水,播种前用热水处理或浓硫酸处理,挫伤种皮,可提早发芽和提高发芽率。 应用:红豆树为我国特有种,是本属植物经济价值较高的珍贵树种。木材坚重,有光泽,切面光滑,花纹别致,供作高级家具、工艺雕刻、特种装饰和镶嵌之用;树冠浓荫复地,又是优良的庭园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