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 名: 醉鱼草
学 名: Buddleia lindleyana
别 名: 闹鱼花
科: 马钱科 属: 醉鱼草属
同科植物
白花醉鱼草
正红醉鱼草
产地分布
原产我国,分布长江以南为主。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2M。小枝具四棱而略有翅,嫩枝,叶被及花序均有棕黄色的星状毛及鳞片。单叶对生,卵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全缘或疏生波状锯齿。穗状花序顶生,扭向一侧,稍下垂,花冠紫色。蒴果长圆形。种子无翅。花期六到八月;果熟期10月。
生长习性
喜光,耐荫,耐寒性不强,对土壤适应性强。因其花叶对鱼类有毒,故应该避免种在水池边。
园林用途
醉鱼草叶茂花繁,紫花开在少花的夏季,尤其可贵,宜在路旁,墙隅,草坪边缘,坡地丛植,亦可以植自然式花篱。
繁殖培育
用播种、扦插或分株繁殖。播种因种子小,适于高床撒播,要注意保湿、搭棚遮阴,待苗木10厘米左右分栽培大。扦插可在春季进行,用休眠枝作插条。分株可结合移栽进行,成活容易。近年还用茎尖组织培养,大大提高繁殖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