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

2008/6/28 12:32:35

垂柳属杨柳科柳属,别名垂枝柳、垂丝柳、倒柳,学名SalixbabyconicaLinn。

  1、应用前景:垂柳耐水性很强,被水淹160天,保存率仍达80%以上。抗寒性强,较耐盐碱,喜光不耐荫,初期生长快,寿命较短,易于繁殖、更新。全国各地均能栽培,以长
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平原地区和东北、华北为主要应用地区,西南河谷至海拔2000米的区域,用于绿化的也较常见。垂柳发芽早、落叶晚,枝条柔软,纤细下垂,有些品种枝条呈金黄色,微风吹来,自然潇洒,妩媚动人。最适于河岸、湖边绿化,不仅是优美的风景树,庭荫树,也是防风固沙、维护堤岸的重要树种,尤其是春天不飞絮的雄性垂柳,更是造林、绿化的首选树种之一。


  2、市场分析:苗木生产方面,我国主产区种植面积较大,产量仅次于杨树,处于第二位;品种多,有垂柳、金丝垂柳、金枝柳,银芽柳等;种植密度大,中小规格的苗木多,不易于培养大苗。在销售方面,小规格的苗木无人问津;中等规格的苗木,胸径3、4、5厘米的分别为3元、6元、12元,价格尽管便宜,但销售有一定难度;胸径6、7、8厘米的价格为25元、40元和60元左右,销售有较大的空间,市场前景看好。苗木需求方面,胸径5厘米至8厘米左右的苗木,分别用于河岸防护林和行道树、庭园绿化,需求量较大。育苗户应主动去找市常


  3、培育目标:胸径4~6厘米,定干高度3.5~4米,分枝点高2.5米或与定干高度相同,主枝3~4个,分布匀称。可用于行道树,河岸防护林带;胸径7~10厘米,定干高度2.5~3米,分枝点高2.5米左右,3~4个主枝,根据需要可培养全冠或偏冠形苗木。主要用于庭园、湖边、水岸景点绿化。


  4、栽培要点:控制新育苗,移栽、定植过密苗木。垂柳枝叶稀疏、根系较深,可移植到路、渠两侧培养,对大田农作物影响较轻。培养胸径4~6厘米的苗木,定植密度500棵/亩,重点培养干形。培养胸径7~10厘米的苗木,定植密度200棵/亩,重点培养冠形。主枝选择3~4个方向合适、相距40~50厘米、相互错落分布的健壮枝短截,短截枝不宜超过主干的1/3。垂柳易发生蚜虫,柳毒蛾、天牛等,注意及时防治。

相关信息
  • 垂柳 2008-6-28
  • 垂柳 2008-5-28
  • 垂柳介绍 2012-9-12
  • 垂柳树-垂丝柳-垂杨柳--倒垂柳 2008-5-26
  • 垂柳树生长习性 2014-2-14
  • 垂柳的资料信息 2012-9-06
  • 垂柳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垂柳的简介 2010-6-08
  • 大叶垂柳 2008-6-28
  • 曲枝垂柳 2008-6-12
  • 垂柳(Salix-babvlonica) 2008-6-01
  • 乔灌木-垂柳 2008-5-30
  • 垂柳繁殖方法,繁殖技术 2014-2-14
  • 杨梅-木麻黄-旱柳-垂柳-银芽柳 2008-5-26
  • 曲枝垂柳的资料介绍 20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