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松

2008/6/28 12:42:16

现状 渐危种。鸡毛松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广西及云南东南部有零星散生,因材质优良,被长期砍伐,天然资源日渐枯竭。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35米,胸径达2米,树干通直;树皮浅灰褐色或暗灰褐色,平滑或略粗糙,鳞片状脱落。叶二型,螺旋状排列,下延生长,鳞形、钻形或线形、常二者生于同一枝上;成龄树或果枝或小枝下部的叶小而紧密,鳞形或钻形,长2~3毫米,先端内弯;幼树、萌生枝或小枝上部的叶线形,扁平,质软,排成羽状两列,长6~12毫米,宽约1.2毫米,两面有气孔线,先端有微急尖的长尖头。雌雄异株,雄球花穗状,单生枝顶,长约1厘米;雌球花单个或成对生于小枝顶端,通常仅1个发育。种子核果状,全部被肉质假种皮所包,种子卵圆形,长5~6毫米,有光泽,成熟时假种皮红色;种托肉外面密被乳头状凸起;无梗。3~4月开花,10~11月种子成熟。
  保护价值 该种是罗汉松属鸡毛松组Sect.DacrycarpusEndl.分布至中国的唯一代表,是海南中部山地雨林的标志种,对研究植物区系及罗汉松属分类、分布有科学意义。木材材质,为海南的主要用材种和造林树种之一。
  保护措施 海南尖峰岭已建立热带林自然保护区,并在部分采伐迹地上以鸡毛松人工更新,为了进一步保护天然资源,在其他分布区也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可将分布集中、生长旺盛的鸡毛松林分划为保护林或作母树林。
  栽培要点 主要用种子繁殖。当种子肉质假种皮呈红色时即可采种。脱粒除杂后晾干,用湿沙层积催芽约1个月,然后播种,质量好的种子发芽率可达70%~80%,幼苗宜遮荫,如能精心管理,1年生苗高可达30~40厘米,但最用60厘米高的1.5年生大苗上山定植。造林地最好选在山坡下部水分充足的地方,穴状整地,适当保留一些杂树灌木蔽荫。亦可试用扦插繁殖法。

相关信息
  • 鸡毛松 2008-6-28
  • 鸡毛松 2008-6-12
  • 鸡毛松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黄山松 2012-9-12
  • 宝塔松 2011-1-23
  • 松红梅 2008-6-28
  • 松虫草 2008-6-12
  • 台湾松 2008-6-12
  • 意大利松 2008-6-12
  • 蓬莱松 2008-6-12
  • 花旗松 2008-6-12
  • 大阪松 2008-6-12
  • 白皮松-白骨松--白果松 2008-5-26
  • 华山松-白松--吃松--果松--葫芦松 2008-5-26
  • 蓬莱松的资料 2014-2-19
  • 黄花矶松 2008-6-28
  • 繁花似锦的松红梅 2008-6-28
  • 常绿苗木-泰山松 2008-5-30
  • 盆景云松 2013-4-23
  • 松红梅品种和习性 201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