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木的播种及施肥

2008/8/26 22:44:01


观光木,别名香花木,属于木兰科观光木属。
乔木,高达25米,胸径1米;树皮淡灰褐色,具深皱纹。小枝、芽、叶柄、叶下面和花梗均被黄棕色糙伏毛。叶倒卵状椭圆形,长8—17厘米,宽3.5—7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楔形,上面绿色,有光泽,中脉凹陷且被小柔毛;叶柄长1.2—2.5厘米,托叶痕几达叶柄中部。花梗长约6毫米;花被片窄倒卵状椭圆形,外轮的最大,长1.7—2厘米,内轮的长1.5—1.6厘米;雄蕊长7.5—8.5毫米;雄蕊群柄粗,长约2毫米,具槽,密被糙伏毛。聚合果长椭圆形,有时上部心皮退化而呈球形,长达13厘米,径约9厘米,外果皮暗绿色,有苍白色大形皮孔,干时深棕色,具显著的黄色斑点,果瓣厚1—2厘米。种子4—6,椭圆形或三角状倒卵形,长约1.5厘米,宽约8毫米。花期3—4月;果期9—10月。为中性偏阳树种,幼树耐阴。浅根性,根系发达。喜凉湿气候,适生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林地。千粒重450g左右,每千克种子粒数2300左右,发芽率50—70%。
产于福建、江西南部、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东南部;多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沙页岩山地的常绿阔叶林中。在广东、广西南部,常与米老排、拟赤杨、阿丁枫、红椎、山杜英、马蹄荷或与酸枣、山枇杷、枫香等混生,局部地区可成为优势树种。生长快,天然林中,23年生,树高20米,胸径24厘米;人工栽培12年生,树高12米,胸径17.5厘米。
观光木8—10年生开始结实,正常结实期在20年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收集果实摊晒数日,待蓇葖果开裂敲打果实,种子脱出置于水中浸泡,搓去假种皮,漂洗后得净种子,忌日晒,稍阴干,须用湿沙层积贮藏。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隔30天左右检查1次,发现种子霉烂发热,要及时将种子洗净消毒,并更换清洁的沙;发现沙太干,要喷洒水分,调整沙的湿度。
苗圃地宜选在阴坡或林缘日照短的地段,选择土壤肥沃、疏松以及排水良好的山垄田,进行深耕细耙,施足基肥,做好苗床,四周开好排水沟。冬播或春播。条播,行距20厘米,每米长播种35—40粒,每1/15公顷(1亩)播种12—15千克,覆土1.5厘米厚。日均温15度左右,播后约1个月发芽出土,约经25天发芽整齐。此时对发芽不均匀的要进行行移苗补缺,移密补稀。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进行间苗,7月初进行定苗,每米长留苗12—15株。苗期要及时中耕除苗、灌溉。幼苗喜庇荫,出苗后要搭棚或插荫枝遮荫;如果圃地日照长而无遮荫,则幼苗夏秋生长滞缓,且易染叶斑病。夏季每月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1次,防止病害。5—9月,苗木生长快速,要注意追肥,每月追施1次,以氮肥为主,但9月宜施磷肥。11月幼苗冬芽形成,生长停止。1年生苗高50—60厘米,地径0.6—0.7厘米,可出圃定植。
散孔材,文理直,结构细,质轻柔,少开裂,加工容易,可供家具、建筑、细木工、乐器和胶合板等用材;树干挺直,树冠浓密,花多,芳香,宜作庭园绿化和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