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防治的必要性
一个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应该是自然的、平衡的生态系统,而作物病虫害的暴发实际上是打破了生物间的生态平衡所造成的后果。因此,作为保护植物、控制害虫危害的一种对策,生物防治比化学防治更持久和环保。
使用化学药剂的防治方法,虽然能直接、迅速地消灭某种病菌或害虫,但与此同时也消灭了此环境中的相应天敌和其他的有益生物,形成了一个暂时的生物真空环境,使得新的、危害性更强的、更能适应环境的病虫轻易地占领空间,从而必然会导致再次暴发新的、危害更重的病虫害。而生物防治则是通过丰富的生态知识,利用有益生物基因、基因产物,引导自然生物间相互作用的平衡,它是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稳定、有效防治,杜绝更大规模病虫害发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最终目的。
当然,生物防治的效果,最初可能没有化学药剂那么有效和迅速,但它们通常是稳定和长效的。
二、生物防治的前景
以农业生态系统的“适者生存”、“自然平衡”为理论基础的生物防治措施,正越来越被人们深刻地理解和广泛地应用。人们逐渐摆脱了防治病虫害完全依赖化学药剂的观点,把生物防治纳入到综合治理的体系之中,并认识到生物防治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防治不仅仅是化学药剂的替代品,它还能够保护和利用农业储存资源,使防治效果既持久又无副作用。
随着人们对无公害食品的要求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生物防治的前景将非常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