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蕨的栽培技术及应用

2009/3/23 12:01:55

肾蕨
别称为蜈蚣草,圆羊齿
[科属]骨碎补科肾蕨属多年生草本蕨类/。
[分布]原产亚洲,非洲热带地区。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可栽培。
[习性]喜温暖,潮湿,凉爽和半阴环境和疏松透气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忌阳光直射,喜明亮的散射光,但也能耐较低的光照。生长最适温度为20--22摄氏度,不耐寒,冬季温度不应低于10摄氏度。喜湿润环境,不耐旱,要求空气湿度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繁殖]肾蕨的繁殖能力很强。可采用分株,孢子或组织培养液繁殖。常用的是分株繁殖,分株繁殖在春季4--5月结合翻盆时进行。把生长繁茂且慢盆的植株从盆中脱出,抖去旧土,将植株纵切分割成数丛,每丛5--8片叶即可。移栽于疏松透气的土壤中,或直接埋植块茎,很快就能长出新株,但需保持盆土湿润。孢子繁殖,在孢子尚未成熟时,将塑料袋将叶片套住,待孢子变黑成熟三落后,收集孢子进行播种。
[栽培]盆土以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肥沃壤土为好。花盆要放在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那个,否则叶色易发黄或叶缘干枯。但也不能长期置于过阴处,不然会出现叶子脱落现象。生长季节必须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夏季高温时要充分浇水,喷洒叶面,并注意通风。冬季停止向叶面喷水,室温保持6摄氏度以上就可安全过冬。生长季节可每月追肥一次,但不宜过多施用速效肥料,宜选用腐熟饼肥或缓释性粒状化肥;施用时避免肥液玷污叶片。由于肾蕨生长迅速,根系很快就会布满盆子,所以一般每两年换盆一次,并适当的修剪,且进行分株。当通风不良及闷热天气,易受蚜虫,红蜘蛛等危害,若危害严重可喷洒1000-1500倍液氧化乐果进行防治。
[应用]肾蕨叶片翠碧光润,四季常青,经久不凋,主要盆栽作室内绿化装饰,其叶片还可作插花的陪衬材料。


转载请标明出处 中山花木网www.q07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