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鼠害发生原因及防治

2010/8/25 21:44:19

一、发生概况


分布于青海省林地的害鼠主要有高原鼢鼠、高原鼠兔、达吾尔鼠兔、根田鼠等。在鼠害发生中,高原鼢鼠危害占发生面积的80%。主要危害树种有沙棘、山杏、榆树、柠条等。自2006年以来,青海林地鼠害发生面积在200万亩以上,其中2007年发生203万亩, 2008年发生230万亩。


二、主要危害和损失分析


1.对林业的影响。据调查,在新造的沙棘林基地、未成林造林地及林分盖度小于30%的林地几乎都受到危害。高原鼢鼠鼠口密度达每亩2~3只,局部造林3~5年的沙棘树苗根茎咬断危害现象比比皆是。按鼠害发生200万亩,危害率25%,每株苗木1元估算,仅苗木一项年损失达7000余万元。


2.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害鼠不仅存在于退耕还林地,而在此外的荒山、草地、农田大量分布。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心腹之患。按一只害鼠年吞噬粮食50公斤,10亩耕地一只害鼠估算,500万亩耕地,损失粮食2500万公斤,按每公斤1.4元计,年仅粮食损失达3500余万元。


三、发生原因分析


1.耕种制度发生变化。农耕地每有1~2次的深翻措施,能够破坏害鼠栖息场所。而退耕还林后,除了造林前整地外,基本没有深翻等其他不利于鼠害活动措施,从而造成了鼠害泛滥成灾。


2.管护观念发生变化。退耕前,耕地内发生鼠害,农户会发现一只捕杀一只,害鼠得不到繁衍生息机会。而退耕还林还草后,林草多少不直接关系到农户利益,表现出消极管护和防治不及时现象,酿成害鼠严重发生局面。


3.自然控制力弱。造林初期,地表大部分处于裸露状态,害鼠大肆生存繁衍。另外,原为空旷的退耕地及宜林地由于栽植了大量幼树幼苗,未成林前,林木个体适应性及成活不稳定等因素,特别是在害鼠食物缺乏初始时期,对害鼠有很大的诱集作用。


四、近年来鼠害防治情况


1.实行目标责任制 ,严格管理考核。2007年至今,青海省政府将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指标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之中,层层签订责任书,分解任务,制定措施,狠抓落实,进一步推动了林地鼠害防治工作。


2.健全防治机制,加大制度创新。推行防治任务按工程管理办法,主要阶段及关键环节实行监理制度和效果评估制度等措施。2009年,林业相关部门与农牧部门首次开展了联防联治工作。技术措施上采取人工物理防治、无公害防治及生物防治措施。组织形式上主要采用群防群治、专业队或承包防治方法。


3.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含量。对本省东部农业区分布的鼠害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传统的鼠害防治工具进行了改进,研制出了鼢鼠投饵器专利产品和新型地箭产品。研究的根田鼠引诱剂获得成功。


五、鼠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防治手段单一,技术研究滞后。对森林鼠害种类、危害特点、致害机理、治理技术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还相对滞后,经济、实用及有效的技术手段不多,不能满足防治需求。


2.防治经费不足,难以达到规模治理效应。据以往防治费用测算,每亩成本高达5元。每年发生220万亩计,需要经费近1100万元。而2008年该省鼠害防治经费为历年新高,约为300~400万元,由于长期缺少防治经费,不能进行全面、有效防治。


3.缺乏捕鼠能手,组建防治队伍困难。害鼠防治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对防鼠队员要求很高。目前,掌握捕鼠知识和经验的人数少,普遍存在年龄大、体力不支现象。


4.机制创新不够,社会化防治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受传统观念影响,该省鼠害防治为群众防治和组建专业队伍防治两种形式,存在形式单一、社会力量不足、机制不活等现象。


六、下一步防治工作措施及对策


1.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防治工作有效开展。由于气候变化等影响,全省每年预灾、防灾任务和压力不断加大,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2.加强科学研究力度,不断提高防治科技含量。在不断加强防治技术示范点建设,总结、完善、组装、配套、推广现有技术基础上,继续与科研部门合作,进一步研究长效的控制方法。


3.加强宣传,提高全民防治意识。加大鼠害防治宣传工作力度,扩大宣传范围,使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全民防治意识。继续与农牧部门协调,进一步加强部门联防,取得规模治理效应。


4.加快社会化防治服务体系建设进程。结合林改工作,研究在不断变化的林情和林权体制下,鼠害防治工作新机制,引导目前政府组织防治向社会化防治过渡,实现市场化防治运作,鼓励个人、集体等形式承包防治或专业公司参与防治,进一步搭建社会化防治服务体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