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心叶甲相关知识(三)

2010/8/25 22:29:48

椰心叶甲的防治措施:防治措施主要表现在 "查、治、封、研"四个方面。


"查"就是普查监测,"治"就是综合除治,"封”就是检疫封锁,"研"就是科研攻关,贯穿于其他各项工作当中。


(一)普查监测


椰心叶甲的传播能力较强,在疫区内部疫情交又感染激烈,发展快变化大。普查监测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及时掌握疫情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摸清椰心叶甲的分布和危害情况,为科学防治提供可靠依据。实现早发现、早决策、早防治的目标。


1. 普查。在疫情活跃时期,每年要进行一次疫情普查。


普查的任务:查清椰心叶甲虫害的分布区域、危害情况。准确区划染虫区、封锁隔离区、检疫保护区,分别椰子、槟榔和其它等三类树种,查清棕搁科植物总株数、染虫植物和有被害状植物株数。


普查重点区域:花卉苗圃、椰子、槟榔等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区、城镇所在地和染虫区邻近区域。


普查内容:以市、县为普查单位,查清椰心叶甲的发生地点、面积、染虫范围和危害程度。


普查结果包括:普查报告、普查统计表、疫点现状图、疫情分布图。


2. 疫情监测


根据疫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设置监测点。监测点按监测目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在感染区设立监测点;及时掌握感染区内虫疫危害程度的动态情况。


二是在封锁隔离区设立监测点,对感染区疫情的扩散蔓延实施严密监控。


三是在其它非感染区内,选择棕搁科植物较多和易感虫疫的城镇、村庄、道路、苗圃等设立监测点,及早发现和掌握新疫情。如疫情发生了新的交化,监测点应根据新疫情及时进行调整。


(二)捡疫封锁


对疫区实行封锁措施是《植物捡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的规定。检疫封锁在区划疫区的基础上,对疫区实施的应急控制措施。捡疫封锁的基本任务,是控制疫情的人为传播。


1、在港口、机场设立的检疫检查点。对出入所辖地的森林植物进行检疫捡查。


2、在公路上建立检疫捡查点。


3、根据疫情设立流动点开展检疫检查工作。


4、 检疫封锁的规定。禁止省外棕榈科植物调入本省和省内有疫情市、县的棕榈科植物调运出省;禁止省内棕榴科植物跨市、县调运,禁止有疫情市、县的棕悯科植物在本市、县跨乡、镇调运。把具有重要生态、经济和景观价值的椰子树、槟榔树的主要分布区划为重点预防区,采取措施实行重点检疫保护。严密防范,设点布控,对违规调运棕榈科植物的行为进行坚决打击。


(三)防治技术


叶甲清粉剂挂包防治方法。挂包法比其它化防方法有明显效果,是椰心叶甲化学防治上一个很大的进步。椰甲清粉剂所含成分包括触杀性药剂和内吸性药剂,药剂可以通过植物内吸进入心叶缓慢释放。同时,挂包法是将药包固定在植株心叶上,让药剂随水或人工淋水自然流到害虫危害部位从而杀死害虫。只要药包中还有药剂剩余,一旦下雨,雨水都会带着药剂流向叶心起到杀虫作用。因此,挂包法不仅没有喷灌引起的雾滴飘移污染,而且药剂只流向害虫危害部位,药剂有效利用率高,对环境污染小。根据专家评定,椰甲清粉剂挂包法对椰心叶甲的防效高、持效期长(8-10个月)、对环境污染小、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四)综合防治方案


(1)公路、城镇街道两旁和景区以挂药包为主,结合施放绿僵菌,做到快速杀灭害虫,消除被害状。一是防止害虫飞落在行驶的车辆上造成传播。二是自然景观不被被坏。


(2)庄周围、成片的椰林等植物丰富的区域,有利于生物繁殖,以生物防治为主。释放天敌或施放绿僵菌,也可以天敌与绿僵菌科学结合使用,在释放天敌的同时,在外围区域施放绿僵菌,既可提高杀虫效果,又可防范疫情扩散。


(3)对孤立的小疫点,实施拔点根除措施。进行全面桂药包防治,并选择染虫株施放绿僵菌。


(4)对苗圃内比较矮小的植株,可喷洒农药防治。


(5)主要采取挂药包技术措施建设隔离带,带宽至少达到1公里以上。


(五)生物防治方案


可用姬小蜂和啮小蜂。


引进国外天敌是持续控制椰心叶甲的根本措施。据国外有关报道,椰心叶甲寄生性天敌有6种,捕食性天敌有3种,病原微生物有3种。目前应用较为成功的有3种,海南省引进其中的2种--椰扁甲啮小蜂(原产台湾)和椰甲截脉姬小蜂(原产越南)。


姬小蜂寄生椰心叶甲的高龄幼虫,啮小蜂寄生椰心叶甲的蛹,两蜂具有互补性。姬小蜂和啮小蜂通过在椰心叶甲幼虫或蛹的体内产卵并孵化繁殖,从而将椰心叶甲幼虫或蛹杀死。一头寄生幼虫平均产50头姬小蜂,一头寄生蛹平均产20头啮小蜂。姬小蜂、啮小蜂具有可靠的安全性,释放后不会演变为有害生物。


放养时,每隔30-50米悬空放置一个放养器。一个放养器中放50个即将出蜂的被寄生的椰心叶甲。一个月加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