芨芨草在黄土边坡中的应用

2008/5/10 9:34:12

  芨芨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乔本科,芨芨草属,草秆坚硬,直立丛生,植株高大,株高可达90至220厘米,直径3至5毫米,叶片坚韧,细长。根系发达,须根较多。种子易发芽、繁殖能力强。在黄土高原各种立地条件均能生长,而且分布广,叶茂密,能有效地固结土壤,拦截地表径流,并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常在路边、岸边、陡坎及切割严重的沟坡生长,耐践踏、耐啃食、抗病虫害。特别是在滑坡坡面及路旁切割过的坡面上常形成天然草埂式绿篱,是优良的生物护埂和水土保护植物。芨芨草再生能力强,可依靠自身庞大的须根根系抑制其他有毒有害植物的生长,能形成以芨芨草为建群种的优势群落类型,而且群落结构单一稳定,抗御各种自然灾害能力强。尤其是在侵蚀沟头、沟坡、沟底有拦泥、滞流、分流等作用,也可防止沟底下切,沟岸崩塌。常用其绿化荒山、荒坡、防冲、护路、护坝、固渠。
  芨芨草在土壤含水量充足,根部透气性差的情况下,能在地面分蘖,逐年扩大,形成较大的巨状植株。但在土壤干燥,盐化程度重的条件下,其植株变稀、变矮。因此,芨芨草植株的生长与分蘖直接受土壤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芨芨草生长初期长得较慢,株丛幅度较小,6月份随着温度升高进入快速生长期,7至8月为生长高峰期,株高达130至170厘米,之后生长减速,株高生长进入平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