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水生植物应用种类很关键

2008/5/28 10:34:29

在湿地水生植物设计和施工中,个人认为植物种类的选择是最大问题。这两年各地开展湿地建设的工程多,湿地具有面积大的特点,用什么样的种类直接影响景观效果和生态效应。确定好合适的种类后,具体施工中,群落的构建、景观的营造,另外种植的时间、水深以及密度等方面都存在需要重视和改进的方面。
    在种类的选择上,建议多使用本地植物种类或归化种,尽可能拒绝外来种,绝对拒绝外来入侵种。对此,生产企业应该积极引导和宣传,各地几乎都有比较丰富的本地植物,例如,根据杭州天景水生植物园的初步调查统计,杭州地区水湿生植物有四百余种,浙江地区则逾千种,选择的空间很大。而一些设计人员在选择植物种类时,也要多结合实际生产和供应状况,避免设计图上的种类跟生产中可提供的产品难以相符的现象,像现在设计时经常会用到“野茭白”,但实际施工时往往应用的是“茭白”,因为前者很难采购到,无法按需求供应。同时,也要适当配置乔灌树种,如杭州地区的乌桕、枫杨等乡土水生树种和黄山松等湿生树种,另外池杉、落羽杉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杭州千岛湖应用已有二十余年,已取得独特的景观和生态效果,今年3月开始,钱塘江也开始种植池杉。
    在整体水景设计中,往往重视园林景观效果,而忽视水下稳定群落、改善生态环境的植物应用,建议在湿地建设中增加沉水植物,如苦草、黑藻、狐尾藻等,像“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下长廊”景观是沉水植物应用典型实例,值得借鉴。具体操作时,对外来入侵种水盾草要高度重视,对伊乐藻的应用也须谨慎。
    此外,在水生植物施工中,一个长久存在需仔细摸索的问题是密度,确切地讲,要考虑设计密度和种植密度,前者是景观需要达到的密度,后者是具体施工时的种植密度。例如水葱、再力花等长年可分蘖生长的种类,要根据种植时间和工程验收时间的间隔,来合理预算种植时的芽数,实现成本控制。而像玉船花等一年只分蘖一次的种类,则要看种植时间是在分蘖季节前还是后,前者宜疏后者相对宜紧,才能在期望的时间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