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园林业与园林绿化技术

2008/5/28 23:16:43

积极开发农村庭园林业与庭园园林绿化,是一项建设高效林业,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内容。庭园林业看起来是一家一户经营,然而它的作用是不能小看的。据有关资料报道,我省庭园土地的生产能力可达同等面积大田生产能力的5.9倍以上。如果把庭园林业开发好,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怎样开发庭园林业
    一是充分解放思想,破除小农经济的束缚,建立以商品生产为主要目的的新型农村经济形式。二是要因地制宜,发展多树种、多林种、多成份组成的林一农复合经营系统,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的合理排列组合。三是要发挥“小、快、灵”的特点,以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结合为基本手段,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和产品的商品率。
    具体说来:
    (一)巧用场地。庭园场地较小、环境复杂,布置上要根据方便生活、发展生产、美化环境、提高效益的原则进行。一般来说要做到疏密有致、通风透光。门窗两侧、墙壁四周、人行道路两旁,是安排园艺的良好场地;在阴凉的地方可以种植耐阴的经济作物(象药材、食用菌等);在向阳的地方可种果树、花卉;在向阳避风的地方可建造温室和塑料大棚。
    (二)巧用空间。充分利用空间,实行立体栽培、立体利用。一是植物搭配,包括高低植物搭配、攀缘植物与直立植物的搭配;喜光与耐阴植物搭配;地上与地下为主的作物搭配等等。二是多层次利用空间。除地面层利用外,可利用地下层贮存水、培育食用菌等,利用空中层建屋顶花园、屋顶温室,庭园空中可以搭棚架,种植葡萄等攀缘植物。
    (三)巧用劳力。根据家庭成员情况,安排一些适合的庭园生产,发挥家庭成员每个人的作用。
    (四)巧用时间。时间就是金钱,是增加效益的关键。一是要交错产出,将产出时间合理搭配,实现一年多茬,多种多收,忙闲均匀。二是要避开大路产品的出售时间,提前或错后出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鲜,从而提高效益。三是长期品种和短期品种相结合。四是搞好贮藏保鲜,提高效益。
    (五)巧用市场。庭园经济不再是专门以自已消耗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而是要以商品生产为主的“发展型”生产。要发挥一家一户生产规模小、风险小的优势,着眼市场,捕捉信息,灵活经营,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尤其是生产有特色的拳头产品,在一地形成一定规模和批量,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品”,逐步由分散粗放向上规模、上技术、服务一条龙方向发展。如以企业为龙头、以庭园经营为龙尾的头尾结合型生产。二、庭园林业开发模式农村庭园在开发中,由于地域、项目、条件与技术等多方面要求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
  (一)单层庭园林业结构模式
  1.用材型。在园地上集约经营用材树种。如经营杉木、水杉、落羽杉、池杉、杨树等用材树种。
    2.果木型。在园地上集约经营各种果树,包括柑桔类、桃类、李类、梨类、葡萄类、枇杷、梅、杏、板栗、柿、猕猴桃、枣等。
    3.苗木花卉型。在园地上集约经营各种苗木和花卉。培育当地造林所需用材及经济林苗木为主的或培育城市绿化苗木及花卉,如广玉兰、茶花、香樟、龙柏、海桐、七里香等。
    4.木本药材型。在园地上集约经营木本药材。主要种植有杜仲、厚朴等。
    5.竹材型。在园地上集约经营用材竹、笋用竹以及笋材兼用竹等。
    6.特种经济林型。在园地上集约经营特种经济树种,如银杏、山苍子、棕榈等。
    (二)复层庭园林业结构模式
    1.林一农复合型。造林后头3—5年与农作物间作,林分郁闭后停止间作。间作物一般有蔬菜、薯类、豆类及一些饲料作物。
    2.林一牧复合型。庭园林下种植饲料作物,因此这一型经常以林一饲料作物一畜、禽的结构模式出现,如桔一青饲料一猪、鸡等。在果园里放养鸡群,既省工、省力、增加效益,还有很好的灭虫效果。
    3.林一渔复合型。如桑基鱼塘系统即在池塘边种桑,桑林下套种苏丹草、黑麦草等鱼青草。桑叶养蚕,蚕粪、残桑和鱼青料喂养草鱼、草鱼粪便肥水,为池塘中上层的鲢鱼、鳙鱼提供浮游生物等饵料。池塘下层养鲤、鲫等杂食性鱼类。最后各种有机质沉于池底,形成肥效极好的塘泥,用之再培育桑树及鱼青料。
    4.林一副复合型。庭园林下种植各种经济作物、药材、花卉苗木、食用菌、茶叶等。
    5.综合型庭园林业模式。这是一种结构复杂的模式,是前面模式的综合。其中值得特别推介的是循环式,如林内养鸡,鸡粪畏猪,猪粪制沼气,沼气池渣作肥料等等。总之,最好的模式是成为一个环境宜人,无污无废,高效和谐的良性循环系统。
三、庭园林业及园林绿化实用技术
    (一)育苗常识
    (1)苗圃地的选择。苗圃地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平坦地,以未育过林果苗木的菜园地为好。土壤质地以沙壤土为宜,且具备旱能浇、涝能排的基本条件,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
松。
    (2)整地和施肥。由于苗木培育需要消耗大量养分,必须下大气力认真作好苗圃整地,以提高供水供肥能力。方法是:每亩施基肥5000一10000公斤,磷肥30一50公斤,秋前深耕30厘米左右,精耙细耢,力求平整。按1.2×8—10米作床,作床后再精心整平床面。
    (3)播种。选择饱满、成熟度好、种皮光滑而有光泽、颜色正常的种子做种。播前浇足垫底水,水渗后立即将种子播下,覆盖1.5—2厘米细土,并用草帘覆盖,防风保湿。播后注意防治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为害。
    (4)幼苗管理。当有10一20%幼苗出土时,要及时去掉覆盖物,如圃地显出旱情可用喷壶喷水。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对过密苗进行疏苗,幼苗期要及时松土除草、追肥浇水、治虫灭病。
    (二)栽植树木技术常识
    首先要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概况,同时要掌握一定的树木知识,选择好树种。有的树木喜温,有的喜干,有的要求较多的阳光,有的能抗盐碱,有的能抗有害气体。植于道路两旁的引道树,要求树冠开展、树叶较密较浓、遮阴效果好的乔木;种在花坛里的树木,要求树形规则,花朵美丽,并且最好是常绿树种;成片成带的树林,最好选择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林、果树和用材林等。
    二是适时种植。一般地说,落叶树木的种植时间以落叶以后到第二年春天发芽前这段时间最适宜。通常,树木种植以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或2月上旬至3月中旬为宜。
    三是保证栽种质量。种树场地清理平整后,要挖树穴,一般树冠开展的乔木可相隔4—6米种一株,树冠象宝塔的乔木相隔O.5—3米种一株。一般树穴的直径要大于根系或土球直径20一30cm,深度要超过树根或土球的厚度。穴底要平,上下口要一样大,切忌锅底状。挖掘出来的土要根据质地好坏堆放两边,并在穴内施20一25斤腐熟过的树叶、垃圾、人粪尿或经过风化的河泥、田泥等作基肥,然后填入20厘米左右的泥土。种植前,在穴底先铺上一层松土,其厚度以使树木的根颈与地面相平为度。栽植后要压实,然后浇水。
    四是加强养护管理。树木栽下后,要及时加土扶正,剥芽修剪、松土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等。
  (三)土肥水管理常识
  1.土壤。要使土壤肥沃,增施肥料,土肥相融是很重要的措施。要注意施肥的方法,使肥融合于土中,掌握“粗肥细施,固肥液施,细肥巧施、人粪尿随水施”。施肥后,适当深耕,然后把土肥混匀、耙细耙均。注意合理灌溉,经常保持土壤有适当水分。
    2.肥料。(1)氮肥,它主要促进树木的生长和繁殖器官的形成,但过多也会产生徒长或造成落花落果、降低产量。(2)磷肥,能促进各种代谢作用,促进生长发育和根系的发展,提高树木抗寒、抗旱能力。树木需要磷肥最多的时期是幼苗生长和开花结实期。(3)钾肥,可使植物基干粗壮,增强抗寒、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
    3.水分。合理灌溉要掌握:一是要灌饱浇透,栽植树木后,第一次水一定要量大,浇得足、浇得透。一次透不下的要分次浇,防止水分只下渗到土层上半部,影响根系向深处的生长。二是要因时因地制宜的灌水原则,天旱勤浇,雨季要注意排水,做到看天、看地、看树木来实施。
    (四)简易贮水果法
    (1)室内湿沙贮水果。在室内地面上用砖或土坯砌成一个长方形贮果池,高、宽各1米,长度视贮量而定。池砌好后在底面上铺一层16厘米厚的湿沙,湿沙上摆一层玉米秸,然后将经过严格挑选的果实,预冷一昼夜,轻轻放入贮果池内。放果不要太满,一般上部留10厘米的空。放好果后,在池上覆盖一层无毒、透明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并将四周压严。贮果前期注意放风降温,当室温降至O℃时,注意采取保温措施。
    (2)水缸贮水果。选择未装过酸、碱、油、盐等物质的干净水缸,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酒精(或白酒)擦缸内壁,放在冷凉的屋内,缸底放点水,水上层放秸,再将选好的水果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