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苹果 >> 详情显示

苹果蠹蛾的发生与防治

2008/6/21 10:13:26


苹果蠹蛾,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幼虫蛀果,不仅降低果品质量,而且造成大量落果,一头幼虫往往蛀食2个或2个以上的果实。苹果蠹蛾的原产地为欧洲,据报道,除日本外,世界各国凡是苹果产地均有其分布,在我国原发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曾被农业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为对内检疫对象,现已传入内地,是当前重点防治的蛀果害虫之一。
一、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8mm,翅展19--20mm。全体灰褐色而带紫色光泽。前翅臀角处有深褐色大圆斑,内有3条青铜色条纹,其间显出4--5条褐色横纹。翅基部分浅褐色,外缘突出略呈三角形,在此区内杂有较深的斜行波状纹。
2、卵。略呈椭圆形,极扁平。长径1.1--1.2mm。
3、幼虫。初孵化时白色,随着幼虫的发育,背面显淡红色至红色。末龄体长14--18mm。前胸气门具3毛,腹部末端无臀栉。腹足趾钩为单序缺环,有趾钩19--23根,臀足趾钩14--18根。
4、蛹。有7--10mm。第2--7腹节背面各节前后,均有一排整齐的刺,前排粗大而后排细小。第8--10腹节背面仅为1排,第10节的刺常为7--8根。肛孔两侧各有2根钩状毛,加上末端6根,共有10根。
二、为害状
苹果蠹蛾以幼虫蛀食果内种子,有时果面仅留一小点伤疤,多数果面虫孔累累,是因为多虫蛀入之故。苹果被害后,蛀孔外部逐渐有褐色虫粪排出。被蛀严重时,可堆积相当数量,以丝连成串,挂在蛀果之下,梨被蛀后所排出的虫粪则为黑色,有果胶流出。为害重时造成大量落果,早、中熟苹果落果较重,晚熟苹果落果较轻。
三、发生特点
苹果蠹蛾在玉门市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下做茧越冬,也有在土中越冬者。成虫在5月中旬羽化,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果园小气候条件较好者,羽化期略有提前。成虫羽化3--6天产卵,产卵在日落时和日落后,但高峰是在日落后,此后逐渐下降,至午夜成虫停止活动,每雌虫产卵40粒左右,最多可达140多粒,卵散产在果实和叶片上。卵期8--10天,幼虫孵化期开始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盛期。第1代为害期在6月初--7月中、下旬;7月中旬化蛹,7月下旬、8月初第2代幼虫为害。幼虫蛀入苹果后,在果皮下咬成一小室,并在此蜕第1次皮,随即向种子室蛀食,并在种子室旁蜕第2次皮,蜕皮后蛀入种子室内部,蜕第3次皮,此后幼虫开始脱果,转而蛀食果丛附近的另一果实,有从果实相互接触处从1个果蛀入另1个果的现象,无论是蛀食第1个或第2个果实,都有偏嗜种子的习性。幼虫蛀果30天左右脱果。
四、防治方法
(一)人工防治
1、消灭越冬幼虫。越冬幼虫下树前,树干绑草环或麻袋片诱虫潜入越冬,封冻前解下烧毁,早春刮除老翘皮,集中烧毁。
2、在幼虫期摘除虫果,移出园外,予以深埋。
(二)化学防治
1、在5月中旬成虫发生期进行药物防治。20%杀灭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1000--1200倍液。喷雾时不仅要喷树上而且要喷树下。
2、5月下旬卵盛期喷5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杀灭虫卵及刚孵化的幼虫。
3、6月份为幼虫防治的重要时期,要连续用药2--3次,用有机磷杀虫剂及菊酯类农药均可。
4、7月下旬、8月初为第2代幼虫防治最佳时期,由于此期早熟苹果成熟,中晚熟苹果已接近成熟,用药最好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邓吉祥(甘肃玉门矿区农林局,732850)
摘自2003年第8期《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