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病毒病是当前世界上传播得最广、危害最大的柑橘病害,如黄龙病、溃疡病、裂皮病等均是对柑橘生产造成巨大危害的柑橘检疫性病害。由于柑橘树感染病毒病后,重者通过影响柑橘树体的新陈代谢,造成柑橘树体死亡,轻者降低柑橘产量,破坏果实表皮,影响柑橘果实外观,降低商品性。柑橘病毒病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长期以来无有效防治的办法,对我国柑橘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经过国内外专家多年的潜心研究,通过柑橘脱毒、检测、再鉴定技术,繁育不带柑橘病毒病苗木用于柑橘生产,是从根本上解决柑橘病毒病危害柑橘生产的有效途径。为此,在全国建立安全、可靠的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是“十五”期间农业部通过国家种子工程实施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
《重庆市园艺作物良种繁育推广中心》《重庆市忠县柑桔良种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重庆市江津柑桔良种苗木标准化示范园》是重庆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承担、组织实施的三个国家级(柑桔类)种子工程。主要建设国家级柑橘二级采穗圃、三级采穗圃和无病毒柑橘容器苗繁育场,并与中国柑橘研究所建设的全国柑橘病毒病脱毒中心、柑橘一级采穗圃等共同形成重庆市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三个国债资金项目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实施,共建成采穗网室6022平方米,育苗温室5765平方米,大棚4264平方米,母本园89亩,苗圃166.7亩,示范园880亩。达到了年繁育柑橘无病毒苗木400万株的设计生产能力,已繁育柑桔无病毒容器苗578万株,其中已出圃258万株,成为了重庆市柑桔良种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由重庆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中国柑橘研究所、重庆市园艺中心等共同实施的农业部“科技跨越计划” 项目《三峡库区优质柑橘无病毒技术中试及无病毒快繁技术示范》,是配合我市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建设的农业科技发展项目。项目从2004年实施,目前已全面完成,并通过国家农业部组织的验收。项目对三峡库区优质柑橘品种进行了后选母树初筛,在国内率先建立并完善了一套稳定可靠的重大疫病、病毒病快速鉴定技术等具有国际水平的先进技术,并在“病毒病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柑橘茎尖脱毒微量快速评价技术”等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项目在构建我市柑橘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框架基础上,对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进行了集成和熟化,对适宜于三峡库区的部分早、中、晚熟优新品种进行了脱毒和再鉴定,为大规模发展柑橘无病毒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