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栽培技术

2010/8/23 21:36:57

量39

桃树为落叶小乔木,高4-8m。叶卵状披针形或圆状披针形,长8-12cm,宽3-4cm,边缘具细密锯齿,两边无毛或下面脉腋间有鬓毛;花单生,先叶开放,近无柄;萼筒钟,有短绒毛,裂叶卵形;花瓣粉红色,倒卵形或矩圆状卵形;果球形或卵形,径5~7公分,表面被短毛,白绿色,夏末成熟;孰果带粉红色,肉厚,多汁,气香,味甜或微甜酸。核扁心形,极硬。桃树喜光,喜温暖,稍耐寒,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碱性土、粘重土均不适宜。不耐水湿,忌洼地积水处栽培。根系较浅,但须根多,发达。寿命较短。


桃树栽培技术


1、桃树栽植以冬春季较宜,秋季也可栽植。密度平地4×3米,山地3.5×2.5米较宜。待成年过密时再逐步疏掉。穴宽80×100厘米,深50厘米左右。


2、桃树嫁接繁殖用毛桃作砧木,嫁接方法宜用芽接或切接。(江南一带应选抗流胶病强的南方青杆毛桃育苗)


3、桃树修剪十分重要,时间分冬剪:有自然开心型、二主枝开心型和斜棕榈叶扇形等,夏修则主要以摘心为主,控制徒长。


4、某些花粉少的桃树自花授粉差,如新白花、安农、红艳露、砂子、早魁露须配雪雨露、玫瑰露、大久保、大观1号作授粉树。某些品种混栽二个以上可交叉授粉,提高结实率。


5、施肥:以土肥为主,适当施含氮、磷、钾的化肥和搭配少量钙、镁、硫、铁等微量元素,要施足基肥,追肥宜在开花前、果实膨大期和采果后各施一次。


6、防治病虫害:


(1)桃褐腐病:主要危害果实,最初果面出现褐色圆形病斑,继而扩及全果,果肉变褐软腐。防治方法:要清除越冬菌源,防治象鼻虫、桃椿等传播者,发芽欺喷波美4-5度石硫合剂,也可用代森锌、托布津等抗菌药。


(2)桃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阴湿多雨发病较重,5月为发病盛期,幼果危害后变成僵桃。果实膨大后从水渍状病斑扩大成圆形,红褐色,凹陷病斑。防治方法:清除越冬源,早春喷4-5度石硫合剂和托布津,多菌灵退菌特等抗菌药。


(3)桃缩叶病:越冬病菌在桃萌芽展叶,皱缩扭曲成畸叶后侵入,病叶肥形,逐渐变红褐色,防治方法和上述二病基本相同。


(4)桃细菌性穿孔:越冬病菌于4-5月借风雨及昆虫传播,叶片初为水渍状小斑点,后病斑扩大成多用形、红褐色,病斑干枯后造成穿孔和落叶。以后则危害果实。防治方法与上述三病基本相同.


(5)桃蛀虫螟虫:北方每年发生二代,南方五代,虫卵在树皮越冬,幼虫自果梗蛀入果心,引起褐腐病,影响果实品质。防治方法:消灭越冬虫卵,产卵期喷1000倍杀螟松或多或1200倍敌敌畏,40000倍杀灭菊脂。迟熟桃套袋既可防病虫又可显著提高品质。


(6)桃树腐烂病,又名流胶病,越冬细菌借风、虫等传播煤介,在4-5月份流行,从米粒大流胶至树杆遍体流胶,直至树杆死亡,防治方法可用抗菌药,碱水、紫药水、四0二、843康复剂、高锰酸钾等。在江南多雨地区必须用南方青杆毛桃育苗,它抗性强。


(7)细菌性根癌:苹果、桃、李、梅、樱桃、葡萄等多种果实都易患。病源在土壤中存活,随流水、土、昆虫传播,由伤口侵入。苗木受害后表现发育受阻,生长缓慢,寿命缩短。防治方法:选无病圃地,防止重荏,切除根瘤,根部涂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保护伤口,栽种前苗木根部用杀菌药浸10分种。上海农科院有K84农药有防治效果。


7、桃象鼻虫、桃蚜虫、桃树梨小食品,桃山楂红蛛蜘,均可用上述杀虫剂。


8、桃树无论建园还是育苗,切忌连作,须间隔3-5年以上。


桃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不仅外观艳丽,汁多味美,而且营养丰富。每100克果肉含糖7-5克,有机酸0.2-1.9克,蛋白质0.4-1.8克,脂肪0.1-1.5克,维生素C31毫克,维生素B20.2毫克。桃除鲜食外,还可制作糖水罐头、桃酱、桃汁、桃干等多种加工制品。根、叶、花、仁可以入药,具有止咳活血、杀虫之功效。


栽培技术养护管理


苗木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