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2年春季开始,以大改形为主要内容和核心的“四项”关键技术,已经在全省各大苹果基地县普及推广。通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充分证明:四项关键技术是促进陕西果业上档次、创名牌、增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又是促使果区经济快速发展,农民致富增收,做大做强陕西果业的根本出路和有力保障。
根据这套实用新技术在生产实践当中的不断运用和探索,笔者在原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大改形修剪的“八字方针”,目的是便于果农在生产运用当中,能够更好地领会掌握,灵活运用。
改形修剪的“八字方针”具体内容是:“提杆”、“控高”、“疏枝”、“缩冠”。
“提杆”,又叫抬干。也就是通过修剪去枝,抬高距离地面主枝的枝位高度。目的是为了打开树体底部的光照环境,以利于“底光”充分反射。具体操作要领是:及时疏除离地面太低、太小、太多的卡脖枝,超过中央领导杆1/2以上的大枝,使养分能上下流通,正常运送,维持树体上下营养平衡。在实施,过程中,要逐步进行,一般每年疏除1—3个大枝为宜。
“控高”,就是通过修剪,逐渐降低树体高度。通常以逐年落头的办法达到控高打开“顶光”的目的。群众称这种修剪方法是“摘帽子”。在操作时,也要分步进行。把树体高度由原来的4—4.5米,逐步回落控制在3.2—3.6米之间。矮化、短枝型树体应控制在2.6—2.8米之间。
“疏枝”也可以理解为稀枝。就是要逐步疏除中央领导杆上过粗、过长的大枝,过乱的轮生枝、对生枝、竞争枝、重叠枝和过大旺长的营养枝。它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疏枝达到稀枝。使树体营养充分集中到主杆中部永久性结果枝群上,以保证结果枝条健壮充实,结果长久,果苔饱满,负载合理。在技术操作上,原则先树下,后树上;先大枝,后小枝;先树膛,后外围。通过疏枝修剪,就达到了疏开大枝“开窗子”目的。使树体“侧光”增强,内膛光照指数增加。
“缩冠”,就是通过修剪,进一步缩小树体冠径。使树体结构合理,骨架紧凑丰满,采光充足。在修剪当中,针对主杆上超长、过大的主枝,利用背后枝换头,或侧枝代头的办法进行缩剪。对过强、过大的结果枝组,采用去直留斜,去强留中庸,去弱小枝留中长枝的办法回缩。使树冠由原来的3.5—3.8米,缩小到2.5—3米左右。树体透光率由过去10%提高到30%。通过缩冠,使树体冠径缩小紧凑,上下营养分配协调;光照强度增强,优果率提高。基本上达到了枝枝见光,果果向阳。
总之,果树改形修剪的“八字方针”在生产实践当中,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因园而异,因树修剪,切莫操之过急。既要保证去枝合理,又要保证连年结果。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改形修剪的目的。
摘自:2006.1.6.3版《陕西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