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心叶甲危害程度加剧今年海南椰子产量下滑

2008/6/22 16:36:14

  人民网海南视窗8月11日消息:
  
  “当前海南省正值雨季,是挂药包防治椰心叶甲的最佳时期。”海南省森防站主要负责人在10日召开的全省森防站长会议上指出:省林业局在近期下拨椰甲清药包31万包,同时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在全省情况严重的地区释放寄生蜂6200万头,将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一场防治椰心叶甲夏季大会战。根据省政府的规定,椰心叶甲防治实行属地管理,对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实行问责制。
  
  危害程度加剧
  
  省林业局有关领导在会上透露,海南最后一块未曾发现椰心叶甲的“绿洲”——白沙今年以来也开始遭受到椰心叶甲侵蚀,至此椰心叶甲基本蔓延全岛,18个市县无一幸免,全省椰心叶甲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据介绍,椰心叶甲是海南省有史以来发生最为严重、防治难度最大的外来有害生物。海南省于2002年6月在海口凤翔路首次发现椰心叶甲危害。根据省林业局的最新统计,到目前为止,椰心叶甲疫情已分布于全省18个市县,染虫株数317万株,发生面积23万亩,受害株数191万株。其中重度受害株数为38万株,中度受害株数为57万株,轻度受害株数为96万株。
  
  今年比较关键
  
  据介绍,受去年9月25日第18号台风“达维”的影响,椰心叶甲危害程度加剧,对防治工作造成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染虫植株增加了90多万株;60多万株挂药包防治过的椰树药包脱落,85万株未脱落药包因连续暴雨浸泡失效,33万包洒在树上的绿僵菌被雨水冲走,释放的天敌4200万头因环境恶劣种群数量受严重影响。
  
  省森防专家指出,椰心叶甲在海南省发现时间已有4年,从国外和台湾的情况看,在椰心叶甲发生三年以后,会出现大量疫树死亡情况。要使防治工作从短期控灾向持续控灾过渡中做到基本不死树,今年是比较关键的一年。
  
  椰子产量下滑
  
  目前,海南省椰心叶甲疫区里许多受害严重的重症疫树急需防治,一些城市、景区和主要道路的椰树,前期挂药包防治的药效期限已过,影响景观的危害症状已复发,也急于进行防治,椰林密集的农村疫区也需要释放大量的寄生蜂持续控制疫情。椰心叶甲的危害使海南省多市县椰子产量出现了下滑。
  
  中国热带农科院环保所彭正强研究员指出,椰心叶甲已经在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发生,并有可能在华东、华中一带存在,随时有侵袭棕榈科植物的可能。由于广东、广西等地的棕榈科植物分布面积不大,主要作为园林植物使用,而海南大量棕榈科植物是经济作物,尤其是中部山区许多农民群众以槟榔为主要经济来源,因此海南的椰心叶甲防治事关农民收入,不容忽视。
  
  据悉,今年,中央财政和省政府下拨椰心叶甲防治经费700万元,比去年增加了300万元。会议要求,有关部门要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防治工作。
  
  省林业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椰心叶甲传播没有地域限制,人为的条块分割将使防治出现漏洞。对跨市县、跨乡镇、跨部门的疫区,由当地政府组织协调,实行属地管理。
  
  来源:海口晚报/李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