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害也是广东、广西、福建香蕉产区的主要灾害之一。华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大部分地区冬春季会受到北方冷空气甚至寒潮的影响,这些地方本来不是香蕉最适宜区,常因低温冷害使香蕉损失惨重,但人们想方设法与天抗争,通过避寒防冷。加强管理的栽培措施,尽量减轻冷害造成的损失,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冷害的种类
目前对香蕉冷害的研究不多,冷害的机理还不是很清楚。香蕉的冷害主要有干(风)冷、湿冷及霜冻三种。
1、干(风)冷 干(风)冷主要为平流型冷害。北方冷空气南下,干燥低温的北风吹打香蕉植株的茎、叶、果实及露土的吸芽,造成植株、果实不同程度的失水、变褐。在华南地区干冷天气气温降至4℃以下,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天,故不会致植株死亡,主要危害叶片和果穗,尤其是嫩叶和刚抽蕾的幼穗或将收获的果实。这类冷害多发生在春节前。
2、湿冷 华南地区春节前后的天气特点,是低空仍受北方冷空气影响,高空开始受海洋暖空气影响,常出现低温伴有小雨天气,称为湿冷。湿冷的低温多在4℃以上,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多的达7天以上。如果遇上温度低于4℃、持续7天以上的湿冷天气,就有可能冷死蕉。湿冷主要危害未抽蕾植株的生长点或花芽,造成烂心,严重时冷死;成熟的老叶及果实似乎冷害症状较轻。
3、霜冻 处于平流型冷害的天气,在无风无云的夜里,地面辐射强烈,气温大幅度下降。由于温差,在香蕉叶片表面上形成一层冷水层(也称霜水),其温度接近0℃,使叶片、茎干或果实受冷致伤,叶片会变褐干枯,果实的果皮变黑,果肉也冷坏,而假茎变褐渗水。
二、防冷的措施
冷害的种类不同,防冷的方法也不相同,其预防措施如下:
1、适时种植与留芽,控制果期 一般冷害多发生在1月和2月,有时早在11月中下旬,故要求控制在11月上旬前抽蕾,最好在寒潮到来时果实已有三成肉度(饱满度)以上,那时果实较耐冷,易安全越冬。或延至翌年2月下旬后抽蕾也可以。从防冷角度考虑,不可在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前抽蕾。要达到上述目标,则必须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土壤、管理水平条件适期种植,宿根蕉合理留芽。例如,珠江三角洲春植早种(3月上旬至4月上旬种植),种大苗,植后加强管理,供足肥水,完全可控制在11月上旬前基本抽蕾完毕。宿根蕉留芽只要控制在10月上旬前,同样可达到控制在10月以前抽蕾的目的。
2、当年种当年收 由于出现过连续几年冷死蕉的现象,为了减少损失,不少蕉农便采用过去已有的“当年种当年收”栽培技术,其关键是早植,种大苗,早管理,供足肥水。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植期要求2月下旬至3月上旬,用14-18片叶期的组培壮苗,加快前期蕉苗的生长速度,供足营养生长中后期肥水,使植株能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前抽蕾,这样就可确保有60%以上的植株在12月底收获完,90%以上在春节前收获完。
3、其他防冷措施 ①重施过冬肥。10月下旬施1次农家肥(热性家畜家禽粪尿、草木灰、火烧土肥)加磷、钾化肥,以增强蕉株抗冷力。②叶面喷肥(药)保护,入冬前,叶片可喷磷酸二氢钾(0.1%-0.3%)等,提高汁液的浓度。也可喷高脂膜(200倍液)、抑蒸剂(1%)等,对防干冷有利。还可试用比久(b9)、青鲜素等抑长剂。③蕉园覆盖。用地膜、稻草等覆盖畦面,尤其是蕉头周围处,可减少地面辐射,冬期提高土温,增加根系活力。④果实套袋。抽蕾后用薄膜袋套果或花蕾防冷,最好再加一个纤维袋,防冷效果更佳。在连续低温阴雨时,束紧袋的下开口,晴天即打开。⑤熏烟。灌水防霜及灌水防干冷。预报霜冻的夜晚,在蕉园熏烟可减少霜害。熏烟效果决定熏烟时间、熏烟材料和熏烟风向。预报夜晚有霜冻的下午蕉园灌进温度较高的跑马水,也可提高地温,保护根系。霜冻的早晨用水喷洗霜水,也可减轻霜害。寒潮来临前,蕉园进行一次充分灌水,将畦面灌湿,能有效地预防干冷冷害。
三、冷害后的补救办法
1、冷害后回暖,预计没有大的冷害天气时,于3月上中旬,及时割除冷伤的蕉叶和叶鞘,尤其是未开张的嫩叶,防止腐烂蔓延。
2、根据冷害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母株冷害不严重,估计还可抽出新叶6片以上,2个月后可抽蕾的,可除去秋季预留的秋芽,改留小芽,让母株充分生长;如母株受害严重,接近抽蕾或刚抽蕾无青叶的,最好砍去母株,让最大的吸芽快点生长,争取当年及早收获。
3、孕蕾的植株,因冷害后花蕾抽不出的,可用小刀在假茎上部割一长15-20厘米。深3-4厘米的浅痕,以利于花蕾在假茎侧面抽出。
4、提早施速效肥,尤其是速效氮肥如碳酸氢铵、尿素等,对恢复和促进植株生长有显著的作用。对于挂果而青叶数较少、根活力差的植株,要经常对果穗和叶片进行根外追肥,保证果实继续生长,最好喷绿旺氮、绿旺钾或其他营养元素及赤霉素(九二0)等生长调节剂。
广西水果技术总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