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栗疫病及其防治

2008/6/22 16:38:12

栗疫病又名干枯病、胴枯病、溃疡病。
  栗疫病症状:板栗苗木和结果树均受害,主要为害主干,亦为害侧枝及枝条,结果树的主枝基部及桠杈处易发病。当年新枝感病,初期在病部表皮出现水渍状、边缘不规则、淡褐至褐色病斑,畸隆起,后逐渐扩展,向上下蔓延,直到包围树干。病部组织早期湿腐,有酒糟味,失水后树皮干缩纵裂。枝连年被害后,病部周围产生愈伤组织,病部变粗,树皮纵裂更趋明显。病皮下常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突破表皮后外露。雨后或湿度大时,常涌出扭曲的丝状、堆状橙黄色的分生孢子角。苗木、幼树感病多始于干基部,致上部枯死。
  栗疫病病原:真菌,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寄生内座壳菌(栗疫菌)endothia parasitica (murr.) p. j. et h. w. anders.。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子座在病皮内越冬,翌年3~4月树体萌发前后产生分生孢子,靠风雨,有时昆虫和鸟类为媒介,自日灼、冻伤、嫁接口、锯剪口及其他机械损伤口侵入。病菌的生长温度为7℃~39℃,适温为25℃~30℃。土壤瘠薄、根系浅、生长弱的树发病重。砧木中大叶栎、茅栗、锥栗等抗病性较强。板栗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显著,明栗、长安栗、油光栗、板栗子等抗病,新沂油栗、红栗、二露栗、领口大栗、虎爪栗较抗病,薄皮栗、米花栗、兰溪锥栗、大底青、新杭迟栗则感病。
  防治方法:加强检疫,防止带病苗木或接穗进入无病区。如必须从疫区引入苗木,除严格检疫,在萌芽前喷洒3°~5°be石硫合剂、1:1:160波尔多液或其他杀菌剂,或用0.5%福尔马林浸30分钟、5%氯酸钠浸5分钟后再栽植。 加强栗园管理,刨树盘,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防治其他病虫害。 育苗选用抗病砧木,嫁接抗病品种。 减少和保护伤口,在晴天嫁接和修剪,伤口涂波尔多液等保护。冬、夏季在树干涂白,尽量避免机械伤口。 生长季节在园内经常检查,小枝上发现病斑将枝剪除烧掉,主干、大枝上发现病斑应刮除,病斑治疗保护方法参见苹果腐烂病。 栗林中嫁接栗疫病菌的弱毒株系,抑制强毒株系的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