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
被害部呈红褐色水渍状,稍肿起,病部松软,组织腐解后有酒糟气味,往往流出黄褐色汁液。病部发展一个时期即干缩下陷,于健全部交界部开裂。
发生规律:
腐烂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孢子角和子囊壳在病部越冬。在果园里堆放的病残株也是病菌的侵染来源。一年中以春季苹果树发芽前的一般时间发病最重。2月下旬至3月下旬开始发生,3-4月发病最多,而且扩展最快,5-6月发病减少,7-8月一般不在增长,病部停止扩展,9-19月略有活动,到结冰时停止。
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预防冻害,防治苹果小透羽等危害枝干的害虫,减少虫伤。
发病期内及时检查,彻底刮治病斑。早春发病盛期要突击刮治,在晚秋初冬要及时刮除表面溃疡,减少春季发病。刮除病斑后用40%福美砷50倍液消毒伤口,然后涂保护剂,防病斑重犯。
彻底清除园内病死枝干,及时烧毁病枝、病皮,清除病源减少传染。
褐斑病
病症:
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能危害果实。初期在叶面上形成褐色小疱疹,其后病斑扩大为圆形,中央密生褐色的小点,即分生孢子盘。
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地面的病叶上越冬。次年气候适宜时即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向外传播,感染新叶。一般在6-7月份发生,危害到10月才停止蔓延。春雨早而多,夏季又阴雨连绵,则发病早,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
在6、7、8月中旬喷布一次200倍多量石灰波尔多液,防治效果较好。秋冬彻底清除园内落叶,并摘除树上残留的病叶,消灭越冬病菌。
炭疽病
病症:
果实多在近或成熟时发病,初期在果面上出现淡褐色圆斑,逐渐扩大表面下陷,果肉软腐,深入果肉作圆锥状,病斑色泽深交错,呈同心轮纹状。当病斑的直经扩大到1-2cm时,病斑中心出现隆起的黑褐色点粒(即分生孢子盘),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病斑向外扩展,渐变黑色,空气潮湿时,自分生孢子盘涌出徘红色粘液(分生孢子团)。
发生规律:
病菌在苹果树的枯死枝、病虫枝及生长衰弱枝条的茎部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防治方法:
彻底清洁果园,减少越冬菌源;注意果园通风透光,加强果园的树上树下管理;苹果发芽前喷一次五氯酚钠100-150倍液,杀死树体上的越冬菌源;果实生长期的药剂防治视发病程度而定。黄河故道地区严重的应从5月中旬落花后开始,较轻地区可从5月下旬或6月上旬开始。结合防治早期落叶病,可供选择的药剂: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代森锰锌1000倍液,1:2:160式波尔多液等。
白粉病
症状:
为害叶、新梢。受害叶片不平展,叶背有白粉的部位向叶正面突起,病叶侠长;病梢细弱,节间短,叶和梢上被覆白粉层;病芽瘦小;病花畸型;病果生长缓慢,果小,果面有网状锈斑,后期常龟裂。
发病规律:
是一种专性寄生菌,只能寄生在寄主或组织上,而且只有在组织幼嫩阶段才能被侵染。病菌以菌丝在病芽内越冬,春季萌芽后立即进行初次侵染。4-6月为发病盛期,7-8月发病缓慢,8月下旬在秋梢上蔓延,9月以后病情发展趋缓和。
防治方法:
冬剪时彻底清除病梢,春季复剪时再剪一次;花芽萌动时至开花前、落花20%以及此后10天,连续喷药3次。选用药剂: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50%甲基托布津(-1000倍),40%福美砷(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以及50%硫酸胶悬剂(倍)。
生理病害
虎皮病是贮藏后期发生的严重生理病害。
症状:
病部褐色,呈不规则的微凹陷状,病部多发生在果实绿色部位。
发病规律:
成熟度差的果实易发病。小国光发病较多,元帅、青香蕉、印度等品种都有出现。贮藏温度高将加快虎皮病的发生。库内空气不流通的部位发病较多。
防治方法:
提高苹果采收成熟度,采用较低的温度、加强库房通风,应用气调以及用一些放氧化剂处理,可减少虎皮病的发生。
苦痘病
症状:
果实上产生豆大近圆形凹陷斑,切开病部果肉变褐色呈海绵状,黄绿色果病部表皮深绿,红色果病部表皮深红,病部果肉苦是主要特点。
发病规律:
苦痘病是因缺钙引起的生理病害,土壤ph值低于5、高于8.5时易表现缺钙。同一株树上,树冠上层病果多,大形果病果多,一般小年病重,大年病轻。
防治方法:
叶面喷钙。在生长期叶面喷施0.5%的硝酸钙或氯化钙,每年依发病轻重喷3=5次,可受到良好的效果。
土壤施钙。在酸性偏高的果园,树下可施石灰,砂地或碱性土壤施用石膏或氯化钙,可减少发病。
苦痘病采收后也可发生,采收后10天左右可用1%的氯化钙溶液浸果1分钟。
低温贮存可减少发病。
虫害防治
桃小食心虫
害状:
在苹果果实上,初蛀入孔多数溢出果胶,后呈白色蜡状物,有些树种呈胶状。
发生规律: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每年发生2代,在辽宁1-2代,河北大部分地区发生2代,各地发生代数虽不同,单均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过冬。出土期各地不一致,一代区5月中旬开始出土,二代区5月上旬,三代区4月下旬。
防治方法:
出土期地面施药以杀死出土幼虫,可喷施1000倍锌硫磷马拉硫磷、溴氰菊酯药液等均匀喷于树冠下,每平方米1.5-2.5公斤。一般抓住蛀果果始期或卵果率2%时喷药防治。可喷2000倍来福灵、灭扫利、速灭杀丁或1000倍锌硫磷、马拉松、敌马乳油等。可抓成虫发生盛期喷药,喷2000倍灭扫利、来福灵、功夫菊酯、溴氰菊酯等,也可喷1000倍锌硫磷、马拉松等。
苹果小卷叶蛾
为害状:
早春为害嫩芽,直到叶片展出,能将叶片缠缀一起为害。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潜伏于老树皮、剪锯口等缝隙内,结小白茧越冬。
防治方法:
冬剪时,彻底清除树干上干橛,刮翘皮,烧毁吊树用的草绳,以消灭越冬的幼虫。
诱杀成虫小卷叶蛾性诱剂诱杀效果很好,糖醋诱杀效果也很好。
成虫盛发期可喷2000倍灭扫利、功夫菊酯、溴氰菊酯等,以杀死成虫、幼虫和卵。
有条件的地方,成虫发生盛期放赤眼蜂,每代产卵期放蜂2次,每次每亩10万头以上,可发挥防治作用。
苹果绵蚜
为害状:
多在嫩枝上、伤疤处、根蘖和根部枝条被害处增粗成瘤状,嫩梢被害处多为芽节生出白色絮状物。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17-18代,以2龄若虫潜伏树干皮缝内和各种伤口处的裂缝深处过冬。
防治方法:
剪除有虫枝,刮除有虫皮,杀死虫体。发生期喷2000倍氧化乐果或1500倍甲胺磷或2000倍溴氰菊酯、速灭杀丁等。100倍氧化乐果涂干。
山楂叶螨
为害状:
用刺吸口器刺吸汁液及叶绿体,初期表面出现退绿斑点,后发展成退绿斑块,叶脉两侧出现大块黄斑,进而干枯脱落。
发生规律:
每年各地不一样,辽宁6-7代,河北7-10代,甘肃4-5代,陕西5-6代,济南9-10代,河南12-13代。
防治方法:
刮树皮清除落叶,杀死越冬成螨。抓越冬成虫出蛰期和末期各喷一次杀螨剂。这是全年第一个防治关键时期,一般在苹果花;分蕾期和落花后。可喷0.1-0.2度石硫合剂或800-1000倍三绿杀螨醇或2000倍灭扫利、2000倍功夫菊酯均可。保护利用天敌。如食螨瓢虫、花蝽、草蛉等。
苹果叶螨
为害状:
被害处先出现黄斑,黄斑相连而变苍白色,严重时干枯脱落。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代数各地不一,华北地区7-9代,辽宁6-7代。卵在果台或枝节芽间越冬。一般越冬卵在次春4月日平均温度12-14度时开始孵化,14.5度以上进入盛期。6月以后各代重叠发生。
防治方法:
抓越冬卵孵化期喷药防治。第一关键期为开花前抓越冬卵孵化盛期和末期,即开花前和开花后。在抗性强的地区可喷2000倍灭扫利、功夫菊酯和天王星。在抗性不明显的地区可喷0.1-0.2度石硫合剂、700-800倍三绿杀螨醇。抓第一次虫量高峰期,一般在花后20天左右,第一代成虫产卵盛期可喷2000倍尼索朗或2000倍螨死净或喷2000倍三唑环锡可控制为害。
苹果小食心虫
为害状:
果实被害处幼虫在皮下蛀食果肉。被害部凹陷,有时成干疤。
发生规律:
苹果产区每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粗皮下及锯口处越冬。
防治方法:
刮树皮消灭越冬幼虫。
糖醋液、性诱剂诱杀成虫,并测报成虫发生期。
抓成虫集中发生期和产卵盛期喷药防治,可喷2000倍灭扫利、速灭杀丁、溴氰菊酯或2000倍杀螟松等以杀死卵和初蛀入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