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荔枝复壮改优亩增收千元

2008/6/22 16:45:06

  时下,正值广东荔枝大量上市的季节。但记者在一些种植时间较长的荔枝产区发现,许多树龄较大的荔枝树逐渐老化,病虫害多发,管理十分困难。这些荔枝不但果型小、产量较低,而且肉少核大,品质很差,在本土市场卖价低,在外地市场基本无人问津。
  
  对于这些老残荔枝树,广大荔农该如何处理呢?是砍伐还是改造?为此,广州市农业局有关果树专家建议,荔农可通过荔枝复壮改优技术,实现植株矮化、整形和复壮,再配套高接换种实现荔枝品种优化。据悉,这种方法投入的成本并不大。
  
  近年来,广州市对从化、增城等地一些老荔枝树进行了改造,效果比较理想。据介绍,改造后的荔枝果园,立地生态环境条件好,比改造前平均每亩年增加产值800-1000元,经济效益可观。根据广州市的生产实践经验,目前较为成熟的老残荔枝修复技术主要有两种,可供参考。


  记者日前在从化荔农老江的荔枝园看到,三年前试验改造后的糯米糍荔枝,部分已挂满了指头大的小果,果实大小均匀,丰收在望。老江说,改造后的荔枝与改造前相比,花束明显增多,结实率较高,打算将其余的老树逐步复壮改优。
  
  7-8月适宜低截回缩
  
  果树专家介绍,近年的生产实践证明,3-4月为最佳的低截回缩时期,7-8月进行亦可,9月以后不宜再进行低截。回缩高度一般选择距离地面80-120厘米的部位低截,低截时分两刀,先从下往上锯一半。再从上往下锯,锯口要平。低截后要注意覆盖保湿,可用杀菌剂泥浆涂抹锯口,再用稻草包扎锯口和树干,防止晒裂皮。
  
  荔农在肥水管理方面,要在低截回缩前15天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或速效肥,可施用复合肥加尿素等。低截后,待第一趟新梢老熟后再施肥,以后是长一趟梢施一次肥,旱时要灌水,涝时要及时排水。
  
  专家提醒,在低截后,新梢长出时一定要及时喷药保护。第一次新梢不疏枝,在第二次梢转绿后开始疏枝,疏枝宁轻勿重。据悉,在3-4月低截的,当年抽发四次梢以上;在7月底8月中下旬低截的,能抽发2次梢。
  
  8月下旬后嫁接换种
  
  在果树修复改壮技术中,嫁接换种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如老残荔枝树,嫁接时间一般选择在3-6月或8月下旬-9月下旬,在老树抽出新梢老熟后或萌芽前进行。这是换种嫁接的最佳时期,成活率较高。
  
  在砧木选择方面,果树专家建议,从主干或主枝上抽出的新梢作砧木,经半年到一年的生长,粗度达1-1.5个枝条进行嫁接,这样可保证嫁接成活枝条不少于8-13个。
  
  嫁接选择的接穗要求,一般选择优质结果树树冠外围中上部枝条,要求芽眼饱满,皮身嫩滑,粗度与砧木相近或略小。品种可根据当地的实际,选择当地优良品种,如广州地区可选择桂味和糯米糍品种。
  
  同时,要注意保留未嫁接的枝条。为保证嫁接枝的生长空间,可压低嫁接枝附近的其他枝条,在嫁接枝成活后,才逐渐疏去旁边的其他枝条。
  
  此外,果树专家还建议,在嫁接后第二年开始,荔农要有意识地培养新树冠的主干枝,逐年修剪过密的枝条,到第三、四年,原来老龄荔枝低截回缩时有2-3个主干的植株,每个主干保留2-3个嫁接枝作为新树冠的主干枝。若干年后,每个植株新树冠的主干枝应保持在3-5个。 
  本报记者 余显茂 实习生 宋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