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蜜桔产业近年来在我县得到迅猛发展。但因传统的桔园开发和栽培技术的欠科学性,造成了大量的表土流失,土壤保墒保肥性能下降,生物种群单一,天敌数量锐减,桔园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推广中发现:在桔园留(种)草栽培技术,是改善优化桔园生态环境的关键技术。
1、 留(种)草栽培能有效改善桔园生态环境
1.1 有保土保肥作用。由于杂草根系的固定作用,留(种)草桔园的表土不易被雨水冲刷。而表土又正是土壤中风化程度最高,有机质含量最丰富,团粒结构最好的土层,新开发桔园尤其如此。因此,留(种)草桔园能起到保土保肥的作用。目前,桔农对推广这项技术提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草会消耗养分。对于这种疑问,最能说服桔农的就是:现在有很多山上植被相当好,从来也没人施过肥料,草却长得茂盛,为什么?因为草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同时,还通过周年的枯荣循环,将更多的养分返回到土壤之中,同时豆科杂草还具有固氮作用。故该技术可加速改善土壤表层胶体性能,形成良性循环。
1.2 有防旱防寒作用。桔园留(种)草有明显的防旱抗寒作用。一方面,据观察计测,留(种)草桔园,夏季园内地表温度可降低4-5℃,湿度提高10%,冬季可提高温度5-10℃。夏秋季节阵雨过后,光板桔园雨水流失严重,表土仅2-3公分湿润,而留(种)草桔园雨水可以渗润表土25-35公分。另一方面,留(种)草桔园在表土20公分左右的土层内确实存在阶段性的桔、草争肥争水现象,但在根系生长旺季、短期干旱等情况下又会促使桔根向下生长,不会形成防旱抗寒能力极差的“磨盘根系”。根扎得越深,则越有利于提高其防旱抗寒耐力。
1.3 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土壤肥力的高低,其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留(种)草桔园表土受雨水的冲刷影响较小,有利于有机质沉积。在留(种)草桔园中,5月和7-9月割草2-3次就地覆盖,可促使表土层中腐殖菌加速繁殖,使枯草迅速腐化成腐植泥。同时,随着有机质下渗,更深层土壤结构得到改善,黑土层随之加厚。
1.4 为天敌提供良好的繁殖栖息场所。近年来,随着灭生性除草剂在桔园盲目使用、滥用,天敌数量锐减。据调查发现,自然环境下,到5月中旬,留草桔园(未释放天敌)食螨天敌与害螨基本持衡,以后,食螨天敌的数量始终保持在有效抑制害螨的水平上,由此可见桔园留(种)草能为天敌提供一个良好的繁殖栖息场所。据专家研究报道,夏季超过32℃的高温或冬季霜冻,对捕食螨均不利,此时捕食螨等天敌可转到杂草之中栖息或越冬。而地表裸露的桔园,天敌则大量死亡,次年天敌的跟随现象尤为突出。留草桔园不仅为天敌提供栖息场所,更为重要的是提供补充食源,不会因食源不足造成饥饿,而引起天敌昆虫大量迁移、死亡或造成滞育。留草桔园为天敌提供补充食源有三大类,一是花粉、蜜露;二是杂草上的植食性螨类、小型昆虫;三是杂草丛中枯枝落叶上的腐食螨。这些补充食源,在桔树上害虫螨类数量较低密度情况下,可确保天敌昆虫有足够的食源,维持其正常发育、繁殖。
2、 桔园(留)种草即生草栽培技术
桔园留(种)草应充分利用当地杂草种类资源,以一年生杂草为主,同时考虑生物多样化和彻底铲除恶性杂草,检疫性杂草为原则,以留草为主,种草为辅,留种结合,优化桔园内群落生态环境。
2.1 我县山坡地桔园常见杂草种类。我县桔园杂草种类比较丰富。据初步调查,常见杂草共有18个科40余种。其中禾本科10种,菊科6种,为桔园主要杂草。另外豆科杂草有1种。
由于受原山坡地植被,开垦年限和农事活动影响,各地桔园的杂草种类和丰富度,均匀度相差较大。大部分桔园为光板桔园或杂草种类极为单一,天敌昆虫生存环境极为恶化。其中以3-4月、7-8月二个时期尤为突出。前者桔农普通采取翻耕松土锄草,园内,地角,行垄实行“三光”除草或化学除草,后者则主要采取化学除草。以致天敌生存机率骤降,数量锐减。
2.2桔园留(种)草栽培技术
2.2.1留草。桔园留草应以一年生杂草为主,要求杂草种类尽可能多样化。同时还应充分顾及杂草花期,适当多留长花期杂草、豆科杂草。如藿香蓟开花期可从每年5月中旬-12月中旬,白苏花期从5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酸味草花期从4月下旬-11月下旬。由于这些杂草的花期较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速度快,根系分布浅,是目前建设生态桔园较好的留草种类。
桔园留草应坚决铲除恶性杂草,检疫性杂草,如白茅、棕茅、杠板归、菟丝子等。新开垦桔园要尽快清除树蔸、小灌木等。
2.2.2 种草。山坡地桔园护坡可用百喜草,有耐瘠、耐旱、易活、生长速度快等优点,每年7-8月收籽,翌年播种。一般护坡以栽种为主,每年4月将老蔸分蔸栽种,每蔸间距一尺,并施适量磷肥。光板桔园或杂草品种单一的桔园,每年春季可从杂草种类丰富的桔园、菜园取5-10厘米之内的表土,按每亩桔园50-100公斤撒施。个别杂草如藿香蓟、荠菜等,可常年采集种子撒播在桔园内。
2.2.3 割草。桔园留草在春季和秋季常常出现杂草与桔树阶段性争夺水肥现象。春季是桔树新一轮生长旺季。此时桔树大量萌发新根,在土壤25厘米的土层内可见大量顶端成棒锤状的黄白色须根,而一年生杂草的根系也绝大部分分布在该土层内,此时会出现桔草争肥现象。夏秋季则争水矛盾表现突出。特别是山坡地桔园和水源较差完全依赖自然降水的桔园。因杂草的生长需要水分,同时又要满足炎热环境中的叶面蒸腾,表土层土壤团粒结构含水量很难长时间满足桔、草的同时需求。因此,每年需割草3-4次。4月下旬齐泥留茬4-5厘米割一次;7-8月留茬10-15厘米割1-2次;12月中旬留茬10厘米左右割一次。割草原则上就地覆盖或树盘下覆盖。多余杂草可开沟掩埋。
3 桔园留(种)草配套技术
3.1施肥。留草桔园要求所有肥料沟施、穴施。可沿树盘外围开深6-8寸的对称沟或在树盘内开内浅外深的对称放射沟或开点状穴,将肥料施入沟穴内与土壤稍作混拌后掩埋。
3.2清盘。是指对树盘底下杂草进行清除。7年生以下的桔园要求树盘下基本无草。7年生以上桔园按树体大小,清除树盘底下1-2平方米范围内的杂草。清盘一是可以防止桔树主干受长期在高温高湿(春季多雨和夏秋季雨后高湿)环境下感染脚腐、烂蔸等病害。二是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如树脂病、天牛等危害症状,便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三是可以防止树杆受蜗牛、蚂蚁、老鼠等危害。
3.3 松土。松土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加速土壤熟化,有利桔树生长和有机质向土壤深层转移。留草桔园松土可在每年3月上旬惊蛰前后人工浅锄翻耕一次,7-8月施用一次土壤免深耕药剂。
(作者:董连发 张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