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十”果桑栽培技术

2008/6/22 16:46:35

  “大十”是由广东省蚕桑所育成的加工、鲜、食兼用的三倍体无籽果桑品种。
  园地选择 以ph6.5左右的砂壤土为好。宜选择地势高燥、排灌良好、有机质含量的平原稻田或坡度15°以下的低山缓坡建园。
  适当密植,高标准建园 定植株行距为0.~0.7m×1.~2m,每666.7m2栽植600~700株。定植沟深35~40cm,株施腐熟有机肥5kg拌适量尿素。苗木应选择根颈部粗度在0.8cm以上且品种纯正、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1年生嫁接苗或扦插苗。12月下旬至2月上旬定植为宜。栽前选剪留20~25cm定干,嫁接苗木应去除接口薄膜。定植时嫁接口要露出地面,扦插苗定植深度与其在苗床时深度相同。土壤踏实后以苗木为中心呈馒头形,栽后浇水。
  基肥为主,适时追肥 施肥应以基肥为主,适时追肥,注重氮、磷、钾配合。9月中下旬施基肥,每666.7m2施腐熟圈肥2000kg,结合株间或行间土壤深翻施入。萌芽前、幼果期、果实膨大着色期和采果后追肥4次。萌芽前666.7m2施氮磷钾复合肥2kg,促使萌芽和开花坐果;幼果期(3月下旬)666.7m2施复合肥25kg,促进幼果膨大和着色,提高含糖量;采果后为促进梢叶生长,666.7m2施复合肥30kg。结合喷药进行叶面追肥,春季展叶期和采果后的新梢发生期喷0.2%~0.3%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果实生长期喷0.3%磷酸二氢钾。
  修剪 定植第1年不夏剪。第2年采果后,对所有枝梢离地面45cm左右处短截,培养第1级枝干,每一枝干留2~4个壮芽生长。第3年夏剪离地面65cm左右处短截,培养2级枝干,发芽后每一枝干留2~4芽生长。休眠期修剪,主要是剪除病虫枝、衰弱枝、过密枝,结果枝一律长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