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可让黄榄3年就结果

2008/6/22 16:47:50

  新技术可让黄榄3年就结果,该成果推广面临嫁接经费、嫁接水平等制约


  原本需要种植10年才能结果的黄榄,现在只需3年就能结果了!日前,黄榄难产诊治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茂名市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技术成果在全国黄榄生产中居领先地位,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黄榄难产诊治技术研究是由茂名市水果学会主持完成的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该项目研究历时5年,改变了黄榄一般种植10-12年后才能正常收获的传统状况,使黄榄种植3-4年后即可进入正常收获期。
  然而,黄榄改接需要大量资金、合适的嫁接时间、较高的嫁接技术水平,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黄榄难产诊治技术研究成果的快速推广。
  
  黄榄正常结果期提早了7年
  黄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优稀水果,传统的黄榄的“童期”较荔枝、龙眼的“童期”长,种植后5-8年未结果或只有标志性的零星结果,正常结果则在10-12年之后。
  该项目创造性地运用了嫁接生物学原理、植物无性繁殖的遗传学原理和特殊条件下易结果(早结果)的实例,诊断了黄榄难产(迟开花结果)可以变成易产(早结)。并根据上述两个生物学原理,采用科学选种、改接换种、高标准建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修剪、培养健壮的结果母枝、控梢促花、壮花壮果、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措施,有效地缩短黄榄幼年树的“童期”,将难产的黄榄治理为易产的黄榄。
  通过黄榄难产诊治技术的研究,黄榄种植3年便可以正常结果,比过去提早了7年开始正常结果。如信宜市池垌镇旺坡村试验区种植3年后验收的平均株产达17.8公斤。
  
  建立全国首个黄榄种质资源库
  目前,全国黄榄生产还处在传统的生产之中,各种黄榄优良品种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提纯复壮。项目组将茂名市各地选出的41个优良单株和广东省果树研究所赠送的来自全国51个黄榄品种的芽条,集中到信宜市池垌镇旺坡村1500亩不结果或迟结果的黄榄进行嫁接换种。
  由此,旺坡村成为集全国黄榄优良品种的全国第一个黄榄种质资源库,对全省乃至全国黄榄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项目组及时地对不结果迟结果的黄榄进行诊断,解决果农的认识问题和早结丰产的技术措施,避免茂名市30万亩的90%不结果或迟结果的黄榄被毁掉,保护了价值4亿多元的黄榄树(600多万株树,每株价值70元)。
  通过研究和推广应用该技术,解决了茂名市黄榄的不育和迟结问题,促进了黄榄早结丰产,使茂名市黄榄生产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项目研究期间,利用该技术,茂名市黄榄增产9.3万吨,增收3.05亿元。全面治理不结果或迟结果的黄榄,投产后每年可增收3.6-6.3亿元。
  
  资金缺乏推广速度缓慢
  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项目的成果可应用于新发展的黄榄生产和对不结果或传统的迟结果黄榄树进行改接换种优良品种,该成果应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应尽快推广。
  茂名市在2004年8月曾经提出,“计划在5年内将全市30亩黄榄全部改接优良品种”,并给每个县划拨了40万元帮助改接。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全市仅利用该技术成果推广了2万多亩。“制约该技术快速推广的主要原因就是资金。”茂名市水果局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帐,1株黄榄树需要10个芽条(即优良品种的枝条),1亩(25株树)就需要250个芽条,大约是6.3斤芽条;购买1斤芽条需要180元,则1亩黄榄改接需要1134元芽条费,加上250元人工费(1个芽条嫁接成功需人工费1元),总计1384元,30万亩黄榄改接就要4.152亿元。虽然政府补贴一些钱,但主要改接经费还是农民自己掏腰包,这就大大制约了新技术的快速推广。
  除了资金问题,目前掌握嫁接技术的农民还很少,一般农民嫁接成活率较低。另外,黄榄嫁接最佳时期是农历一月,很多农民这个时候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气氛中,很少去干农活。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再嫁接就会严重影响芽条的成活率。加上近年来黄榄病虫害越来越多,也影响了嫁接成活率。
  茂名市的30万亩黄榄要想在未来4年内利用新技术全部嫁接优良品种,实现早结丰产,可谓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