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造景问题全面的解读

2007/10/4 15:08:00

  水生植物造景,概括说来就是在园林水体中种植美观、适生的水生植物,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和观赏特性,最终形成优美、稳定的水生景观系统的过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整体把握水生植物造景的要领和规律。
  一、水生植物是丰富和装饰水面的重要元素。平静安宁,光影变化丰富固然是水体的魅力所在,但在水中巧妙种植各类水生植物,使之在水面上形成优美的水景图画,则更能为水景增色。特别优秀的水生植物造景甚至可以保证5至11月份都有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开花,使整个水面形成“四季花香,五彩缤纷”的独特的水上景观。
  此外,在水中设置建筑、雕塑以及其他园林小品也是丰富水面景观的重要手段,一般说来,此类景观宜孤赏,以免喧宾夺主,影响倒影效果。但如能精心设计,在其周围巧妙种植水生植物,则可形成簇拥之态以烘托主景,或遮挡构筑物基础以完善整体构图。在进一步丰富水面景观的同时,又可为进入建筑的游人提供优美的近景,可谓一举多得。除此以外,水生植物适当点缀于私家庭院的小水体中,虽数量不多,却往往能够画龙点睛,还兼具一定的食用、药用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应符合植物本身特性,种植面积以不超过水体总面积的50%为宜。种植形式要尽量灵活自然,或三五成丛,或单株孤植,以做到疏密有致,变化自如。为方便日常管理,应参考不同种类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特点,在水下修筑大小不等、高低不定的定植池,防止各类植物相互混杂,影响植物的正常发育。
  二、水生植物是水体生态平衡的保障。一个成功的水景不仅看重视觉景观的营造,更需要保证水域内生物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水质的清洁。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一般不为人所重视的沉水植物在水域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它们可以为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合成必需的氧气;另一方面它们自身又是水生动物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虽然大部分水景营建一段时间后会自然形成一定数量的沉水植物群落,但如能在一开始就将其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并应用小二仙草科、毛茛科、眼子菜科等观赏性较强的植物种类,生态效应和景观效果将更加突出。
  此外,水中的单细胞藻类会使水面呈现绿色,这种“绿水”现象可以通过水生植物的合理配置进行抑制。藻类一般喜较强的光线,利用浮叶植物或挺水植物对水面进行覆盖,再配合岸边乔灌木产生的阴影,可以取得良好的抑藻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水生植物不可遮盖全部池塘,过度的蔽荫也会影响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的生长。天天苗木网
  三、水生植物是划分水景空间的重要手段。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一大特点是水景空间的聚散、大小变化十分丰富。而岛、堤、桥以及水生植物群落则是创造这种变化的四大主要元素。这其中,又尤以水生植物应用最为灵活、广泛。高大的水生植物群落不仅可以独立完成分隔,渗透空间的任务,还可以与其他三要素相配合,在划分空间的同时,共同形成和谐自然的景观。例如,杭州西湖的苏堤,近堤种植的水生植物与堤上的旱生植物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景观群落,既起到了一定的护坡的功能,又丰富了水体景观的层次。
  四、水生植物可丰富与柔化驳岸的线条。曲折优美的驳岸线是水景重要的看点,而在岸边种植水生植物,则可以打破驳岸相对僵硬的质感,丰富驳岸的变化。而沿湖种植水生花卉,湖岸栽柳,以形成“荷柳相映”,则是中国园林的传统配置手法,如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著称的济南大明湖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需要注意的是,驳岸边种植水生植物不宜过密,应留出适当的地方以方便游人亲近水面。
 


  种植在岸边的千屈菜美化了驳岸的景观效果,高度适宜,不妨碍游人的视线。



  北京植物园自然气息十足的溪流植物景观,配置于溪边的各种水生植物的色彩、线条、质感的变化都十分丰富。高大、茂盛的水生植物自然地分隔了空间,形成了幽静、宜人的小环境。
 
  杭州西湖“曲院风荷”景区,突出“荷叶碧、荷花红、荷风香、荷境凉”四大特点,在西湖浓郁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物古迹背景下,从单纯的植物景观形态美升华到整体景观的意境美。
 
  疏密有致的水生植物很好地丰富了水面景观,给水体带来了更多自然雅致的韵味,与远处的石桥相呼应,起到了良好的分割空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