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表现 发病的树皮上产生变色的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在粗糙树皮上,病斑边缘不明显,以后继续扩展,树皮纵向开裂。秋后,子座变枯红色至酱红色,其中逐渐形成暗褐色柱状物。病树皮和木质部之间,可见羽毛状扇形菌丝层,初为污白色,后为黄褐色。
二、发病规律 疫病的病菌以多年生菌丝体和子座在病树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雨水、气流、昆虫和鸟类传播。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均可浸染,孢子萌发后从伤口侵入。日灼、冻害、嫁接和虫害所致伤口,是病菌孢子的主要浸染途径。
三、防治措施 (一)加强检疫。严格检疫板栗的苗木、接穗、带皮原木和枝条,防止病害传播到无病区。(二)加强板栗的抚育管理,适当修枝,改良土壤,增强树势。(三)彻底清除重病枝和重病株,并将其集中烧毁。(四)药剂防治。对主干和枝条上的个别病斑进行刮治,并对伤口进行消毒。
摘自:2005.11.8.2版《河南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