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苗木供应
最新供应
普通供应
苗木求购
最新求购
会员求购
最新报价
产品图片
苗木黄页
资源专题
站务指南
注册
登录
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植物应用
>> 详情显示
苗木供应
苗木求购
苗木报价
苗木企业
产品图片
苗木栽培
苗木行情
花卉养殖
相关资讯
苗木品种
果树苗木
供应热搜:
法桐
白蜡
国槐
雪松
樱桃苗
核桃苗
连翘苗
苹果苗
桂花
•
今日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0
条
•
手机访问:www.hm160.cn或搜索天天苗木网
•
手机也可以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的涵义和发展方向
2008/6/30 15:35:13
1 园林植物造景涵义和发展
1.1园林植物造景涵义
园林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体)来创作园林植物景观。
1.2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发展
我国的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古典园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造园艺术,到宋代就已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清代中叶以后,更是中国园林史上集大成的终结阶段,现存的古典园林基本上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纵观园林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时代的园林,其目的都是为人服务的,而其形式与风格正是取决于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取向及经济技术水平。
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的遗址发掘中,获得一块刻有盆栽花纹的陶块,可见,早在7000年前我国就有花卉栽培了。然而,园林植物在各个历史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的认识和应用也在不断的加深和发展。我国最早的园林形式是囿,出现在殷商时期,它是将一定地域加以范围,让花草果木、鸟兽鱼虫滋生繁育,并挖池筑台,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后来统称园囿,以后则发展为以种植观赏花木为主的园苑。在长达五六百年的西周至春秋时期,我们从闻名中外的《诗经》中可知此时园林植物主要是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资料,其中桃、李、棠棣、木瓜、梅等已成为众人喜爱的观赏花木。据载:吴王夫差曾造梧桐园(今江苏吴县),会景园(在嘉兴),记载中说:“穿沿凿池,构亭营桥,所植花木,类多茶与海棠,”这说明当时造园及花木配置已具相当高的水平。战国时期,屈原《离骚》载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里已明确提到木兰与菊花已成为观赏植物。
秦汉期间,随着封建社会的出现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的发展,园林植物的种与品种都很繁多,引种驯化活动也十分频繁,此时人们对植物是综合利用:观赏、食用及提供生产资料等。值得注意的是,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我国就有了街道绿化。
1.2.2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植物造景
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自然山水园林的出现,人们对植物在园林中的造景也愈加讲究。《洛阳伽兰记》中记载:“当时四海晏请,八荒率职......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竞夸,祟门丰室,洞房连户,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芸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入其后园,见沟读赛产,石蹬碓尧,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可见此时园林中树木很多,配置上已很讲究意境。西晋大官僚石祟的金谷园,园内树木繁茂,植物配置以柏树为主调,其他的种属则分别与不同的地貌相结合而突出其成景作用,如前庭配有沙棠,后园植有乌,柏木林中梨花点缀等。而且在这期间,随着佛教、道教盛行,寺、观的大量兴建,相应地出现了寺观园林这个新的园林类型。
1.2.3隋唐时期园林植物造景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农业生产空前繁荣,同时也是园林的全盛时期。隋炀帝所筑西苑,方圆二百里,苑内十六院绕龙鳞渠而筑,庭院周围均植名花,渠上有桥,过桥百步,既是郁郁葱葱的杨柳与修竹。这里种植的植物,已作精心布局,使山水、建筑、花木交相辉映,景色如画。在唐明皇的宫苑中,植物配置合理,如沉香亭前植木芍药,庭院中植千叶桃花,后苑有花树,兴庆池畔有醒醉草,太液池中栽千叶白莲,太液池岸有竹数十丛;唐朝的长安城人口一百多万,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规划最严谨的一座繁荣城市。政府对城市街道绿化十分重视,严禁任意侵占街道绿地。居住区的绿化由京兆尹(相当于市长)直接主持。居民分片包干种树,“诸街添补树......价折领于京兆府,乃限八月栽毕”。主要街道的以槐树为主,间植榆、柳;皇城、宫城内则广种梧桐、桃树、李树和柳树。据此,可以设想长安城内城市绿化是十分出色的。
1.2.4宋元清初时期园林植物造景
宋元清初时期为我国园林的成熟前期,造园时对花木的选择栽植,利用园林植物造景已形成其独特的风格:造园时十分注意利用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植物,且注意一年四季的不同观赏效果,乔木以松、柏、杉、桧等为主,花果树以梅、李、桃、杏为主;花卉以牡丹、芍药、山茶、琼花、茉莉等为主,临水植柳,水面植荷渠,竹林密丛等植物配置,不仅起绿化作用,更多的是注意观赏和造园的艺术效果。
在宋朝出现了以花木为主的园林,如天王花园子、归仁园、李氏仁丰园。《洛阳名园记》中记载归仁园:“归仁其坊名也,园盖尽些一坊,广输皆里余。北有牡丹、芍药数千株,中有竹千亩,南有桃李弥望”,说明此园为一个花簇锦绣,植物配置种类繁多,以花木取胜的园子。
元朝的版图大,宗教活动多且复杂,寺、观庙宇也很多,其中多有建置园林的,其中又以位于西湖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景观最美。当时到过大都的朝鲜人写的《朴通事》对其有详尽生动的描写:“殿前阁后,擎天耐寒傲雪苍松,也有带雾披烟翠竹,诸杂名花奇树不知其数。”可见,在优美的园林景观中,植物的造景作用是必须的。
清朝中叶和清末随着园林的日趋成熟,造园时对植物的配置及造景作用,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清代晚中期园林,因建筑物增多,花木不可能密集种植,因此改为同种植物少数植株进行丛植,如丛桂之内,不以其它花木杂之。或采用几种花木少数植株进行群植,如在粉墙前面竖以湖石,再配置芭蕉、翠竹和其它花木,使富于诗情画意,或在大树周围用砖石砌成花坛,杂莳各种花卉,或在漏窗、景窗前配置园林植物,使之构成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图画。尤其在庭园中还运用盆花以弥补永久性灌木景观缺乏变化的不足,开花季节,选择佳种,置于台阶回廊两侧,或置于客厅、书斋内,使园景更加美丽而又不失季相变化。
纵观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学会了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许多植物用于园林中创造植物景观,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园林文化。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园林独树一帜,为世界造园史上的艺术瑰宝。
1.3我国植物造景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视园林建设,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经济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运用种种园林植物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园林,改善环境质量,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是时代的召唤,历史的潮流。建国以来有很多以植物景观著称的公园,如早期的杭州花港观鱼公园,突出“花”和“鱼”的主题,全园面积18hm2,草坪就占了40%左右,尤其是雪松草坪区,以雪松与广玉兰树群组合为背景,构成空阔景面,气势豪迈;还有柳林草坪区与合欢草坪区,配植以四时花木。全园观赏植物共采用157个树种,以传统名花中牡丹、海棠、樱花为主调。另外,成都望江楼公园是我国最大的以竹景为主的公园。
植物景观不仅能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且还能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现在,由于环境恶化,人类愈来愈渴望回归大自然。我国的园林建设也以植物景观为主,建设生态园林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此外,近年来各地积极营建森林公园,相关部门也纷纷成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据统计,截止1990年底,我国共建立了480个自然保护区,其中陆地生物群落保护区438个,面积32151978hm2,占国土面积的2.98%。在城市园林植配置上,不仅注重植物的造景功能,更注重植物的抗污功能。众所周知,我国素有“园林之母”的美称,但对园林植物的利用却很少,我国目前大多数园林中,作为园林绿地种植的植物不超过200种,用于绿地常见的园林树种仅有雪松、悬铃木、香樟、龙柏、大叶黄杨、海桐等十几种,草本观赏植物更为贫乏,全国各地几乎千篇一律:一串红、三色堇、金盏菊、鸡冠花、万寿菊、百日草等十几种,且大多数的园林植物从国外引种,我国特有的观赏植物栽培不多。其次,在选种育种培育优良及新品种上水平较落后。在植物造景上,除少数大城市如杭州的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及艺术性的水平较突出外,大部分还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再者,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及传统的古典造园理论的影响,在园林建设中人文景观投资大,占地多,植物造景用的植物种类仍局限在传统的种类及配置方式上。
2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思想文化背景和艺术特征及手法
2.1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思想与文化背景
植物,是风景环境中的主体物质之一。“有名园而无佳卉,犹金屋之鲜丽人”。植物以它个体和群体的不同组合形式,千姿百态的形状,变幻无穷的色彩,诗画般的风韵,形成了不同的环境气氛,展现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国历代园林都很注重植物景观的营造,选择植物题材更有许多传统的手法和独到之处。中国园林植物造景深受历代山水诗、山水画、哲学思想乃至生活习俗的影响。在植物选择上十分重视“品格”;形式上注重色、香、韵,不仅仅为了绿化。而且还力求能入画,要具有画意,意境上求“深远”“含蓄”“内秀”。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喜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般精巧玲珑的景点布置,偏爱“曲径通幽”的环境。
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善于寓意造景,选用植物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如竹,因有“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品格,被喻为有气节的君子,还常常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节变化,表达人们一定的思想感情和形容某一意境。如“夜雨芭蕉”表示宁静的气氛。有的植物,只从其名称上便可直接领会其含义,如吉祥草、如意兰。
2.1.1“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自然观
人类按哲学观与文化传统去创造空间。中国古代强调“天人合一”,人类是自然中的一部分,因此追求返朴归真、向往自然。老庄哲学开起端,模仿自然山水营建园林成为一时风尚,形成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画与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这类园林中极力模仿自然,贯穿了天人合一,顺从自然的哲学观。其立意多为清高隐逸、超世脱俗,反映了守土重农的意思。其中“三境界”观(生境、画境、意境)对植物造景的影响最大。反映在植物造景中则是要求
相关信息
□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的涵义和发展方向
2008-6-30
□
浅谈城市园林植物造景
2008-9-10
□
浅谈园林植物的配置方法
2008-9-10
□
浅谈园林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2008-6-30
□
浅谈园林植物的色彩艺术
2007-12-16
□
浅谈居住小区绿化和树种的选择技术
2008-6-30
□
浅谈城市园林植物配置
2009-3-23
□
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简述-对比和衬托
2012-8-04
□
浅谈城区植物造景
2008-9-10
□
浅谈树木桩景的园林应用技术
2008-6-30
□
浅谈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功能
2008-9-10
□
浅谈城市滨水区植物造景
2011-1-21
□
浙江园林植物造景实现树种多样性的设想
2008-6-30
□
库尔勒园林植物造景
2008-9-10
□
师法自然 胜于自然——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2008-9-10
□
浅谈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
2009-3-23
□
北京地区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2012-2-09
□
北京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2008-9-10
□
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2008-5-23
□
北海道黄杨的特性和用途
2008-9-1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
最新苗木资讯信息
苗木种植后的养护
栽植后回填土应尽量多填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
苗木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反季节种植的苗木起挖前的准备工作
苗木属地对比
今日苗木求购信息
0条
河南求购胸径10公分乌桕
江苏求购胸径14公分银杏树
山东求购17公分速生白蜡
江苏求购地劲14公分美人梅
江苏求购12公分樱花
广东求购栾树15分 全冠10分腊肠
平台指南
入员注册
苗木求购信息
平台更新
通知公告
站点导航
二维码汇总
会员服务
苗木求购
管理登录
最新报价
认证展示
店铺布置
苗木价格
使用帮助
证照认证
登录答疑
注册流程
配图上传
微信访问指南
二维码设置
站务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发展历程
手机访问
注册条款
扫码访问
站点地图
天天苗木网
:中国绿化苗木信息服务网站欢迎您!
Copyright@2021-2022
天天苗木网
QQ
客户端
手机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