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外绿化新品种应用的思考

2008/7/8 9:19:48

近几年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推展,国外引进的绿化品种逐渐崭露头角,极大地丰富了上海城市绿化品种,提高了城市绿化的观赏性。从延中绿地到临港新城,从公园到街道绿地,从单位绿化到小区别墅,经常可以看到她们的身影,一时间“新品种”成为一个时髦的名词,绿地的档次高低也与“新品种”紧密相连起来了。
从上世纪80年代,各地的植物园和园林科研单位就先后从国外引进了许多观赏品种,北京引种的力度最大,但是真正在绿化中大量使用的确是上海,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首先,新品种的推广是和政府的指导性和市民的审美接受程度紧密相关的。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大力发展绿化建设,追求的目标是人均绿地占有率达到某某标准,换句话说就是让上海环境摆脱“贫困”,而到了近几年,“春景秋色”、花境设计等等口号,目的就是要使上海环境达到“小康”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从各种传媒上看到国外城市景观,条件优越的市民也可以到国外亲身体会到有别与国内的绿化景观,丰富的色彩和种类繁多的花卉品种,都促使人们对于当时以绿为唯一目标的国内绿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次,新品种的推广是否成功还和一个地区的城市建设发展以及该地区经济水平的高低紧密相连。一个新的品种从引进到开发销售,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而且具有引种失败的风险,期间还要经过市场的培养和认可的过程,因此新的品种刚推广时往往价格比较高。以地被类品种为例,刚推出时每平米苗木价格约为80-100元,当产量提高后也要达到每平方25-50元,相对于常规苗木价格高出许多,因此在造价比较低的绿地上很难使用。另外,当一个城市正处于绿化建设的初期,由于规模较大,仍然是以常规品种为主,只有在基本建设完成后才能谈到美化的问题。
因此,综上两点,上海在新品种应用和推广上面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而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也领先于其他地区。
随着近两年新品种的需求逐步增大,供需两方都是风风火火,然而在热热闹闹的表面下确隐藏了很多问题:
1、盲目迷信和夸大新品种
首先要说明的是,国外引进的新品种不是一定比我们原来使用的品种优越,只是在某些特点上比较突出而已,我们引进的目的,是为了丰富绿化品种的种类,为设计师在设计时提供更多的选择,打破一成不变的设计模式,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美的享受。比如说,目前引进的新的绿化品种,基本都是园艺品种,普遍具有的特点是具有彩色的叶片或者明艳的花朵,而且主要是花灌木和宿根花卉品种,这有别与国内常规的绿化品种,但是这些品种大多是落叶的,冬季景观相对较差;有些园艺品种,适应性也相对不如国内乡土品种。但是一些苗木供应商为了经济目的,常常人为夸大某品种的优点,将其说的完美无缺,这也很大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很多人都将新品种当做灵丹妙药,好像只要种植了新的品种就可以提高绿化的档次,这个概念是完全错误的,如何合理应用才能发挥出新品种的特点来。
2、对于新品种的认识不够:
一个新的植物绿化景观,是由设计师设计、施工队施工、养护队伍精心管理,然后才呈现在市民的眼前的,其中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景观效果,而各个环节不出错的前提就是对于品种的熟悉。
从1997年开始,上海加大了国外绿化品种引种的力度,先后引进了将近2000个品种,市场上使用的也有500个品种左右。不要说是来自建筑、美术、环艺等专业的景观设计师了,即使是来自农林院校的设计师对于突然冒出来的这么多新的品种也会感到头疼,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大多都是按照书本上或者苗圃提供的资料来设计。目前市场上用的新品种,大多是宿根花卉,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而图纸上品种的规格往往是该品种一年中最高时候的高度,苗圃工作中经常要碰到这种情况,要不停地向施工方的采购员解释为什么“苗子还这么小”。由于宿根植物一年之中高度的变化,给设计师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一些不好把握的品种就越来越少地出现在设计图上了。现在花境比较流行,很多工程都要求有花境,但是花境对于植物的搭配要求很高,包括植物的习性、高度、花期、色彩、品种之间的竞争等等,都需要设计师一一掌握,对植物不了解的,就会出现拼凑的现象,而花境的效果保持的也很短。
上海的自然条件不是很好,土质很差,如果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使用淤泥作为回填土,然后将植物埋入就象一个花盆的土坑里面,苗木生长质量可想而知,这样的条件对于常规的一些适应性很强的诸如黄杨、金叶女贞等可能还行,对于一些对土壤要求较高的品种就根本不行了。目前除了耐荫的品种外,大多数的宿根花卉都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尤其是夏季施工时,如果土壤太差,又遇到梅雨,很多品种都会死亡。
宿根花卉正常生长以后,对于水分要求不高,一些很负责任的养护人员经常浇水,也会造成这些品种的生长不良。另外不同品种的修剪时间不同,有的在早春,有的在花后,有的在冬季,修剪的目的也不同,有的是为了整形、有的是为了促发新芽、有的是为了提高观赏价值、有的是为了延长花期……不分品种,不分时间,统一的修剪,将会造成新品种的观赏性降低。三分种七分养,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的。
3、生物入侵和生态保护。
经常有专家呼吁,多用乡土树种,反对使用国外引进品种。我个人认为,这种观点太过偏执了。首先生态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是森林和湿地,而不是所占比例很小的城市绿化;其次即使在城市绿化中,新的品种的比例也是很小的,也不能对乡土树种造成严重的威胁;目前国内引进和使用的品种,大多数是园艺品种,而国内都有原种,这也谈不上生物入侵吧。不过,在使用的新品种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具有侵略性的品种,自播能力很强的宿根植物具有成为有害生物的可能性,这在生产单位和设计部门需要特别注意;另外具有地下匍匐茎的宿根植物也有成为杂草的可能,不过如果不大量使用,也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当然,对一个地区而言具有危害的杂草,到了另外一个地区也不一定具有侵害性,比如在新的环境中由于环境变化,自播发芽的能力下降了,其侵害性也就不存在了,因此也就不能称其为杂草了。总而言之,各地应该根据各地自身的情况确定侵害性植物的种类,苗圃也需要加强自律,本着对生态负责的精神,不生产和销售据有侵害性的植物。



新的事物出现,必然带来很多新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以及某个公司自身的力量是很难解决这些问题的。在这个时期,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该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使这个新兴的市场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我认为目前急需作的工作有以下几条:
1、组织人员编写技术资料,尽快确定行业规范
由行业组织编写一本关于上海引进的国外绿化新品种的专业书籍,编写的人员务必由从事引种试种工作第一线的技术人员担任,力求做到真实反映这些植物在上海地区的真实的生长表现情况。书的内容除了描述植物的生长特性外,还要有应用和养护方面的内容,另外还要统一名称,并使用拉丁名标注。
除了技术资料之外,尽快规范行业标准也是当务之急,使设计师和苗木商有章可依。
2、设计师与苗圃多交流
由行业协会组织,以讲座和参观的形式,让设计师和苗圃增加交流,既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认识植物的机会,也为苗木商提供了一个宣传展示的机会。
3、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
严格施工和养护技术人员的资格培训制度,定期加强培训,把新的品种的种植和养护内容加入考核的内容之中。
我相信,随着世博的临近,新的绿化品种将有更好的舞台展示自己,这个行业也会在各方的努力下健康的发展下去,而上海的绿化水平也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