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穗槐的特性与栽植

2010/5/25 13:39:46

形态特征 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又称绵槐、紫花槐,豆科紫穗槐属,是优良绿肥及茎条材兼用木本植物。多年生落叶丛生小灌木,高l一4米。羽状复叶;小叶11—25,卵形、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1.5—4厘米,宽0.6—1.5厘米,顶端圆或微凹,有短尖,基部圆形,两面有白色短柔毛。穗状花序集生于枝条上部。花冠紫色,旗瓣心形,没有翼瓣和龙骨瓣;雄蕊10,每5个一组,苞于旗瓣之中,伸出花冠外。荚果下垂,弯曲,长7—9毫米,宽约3毫米,棕褐色,有瘤状腺点。花果期5—10月。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适宜栽植栽培。


生物学特性 紫穗槐对土地要求不严,耐盐碱、耐瘠薄、耐旱、耐涝、耐寒、抗沙压、抗逆性强、根系发达,并具有很强的抗病、虫、抗烟和抗污染能力。紫穗槐苗期在土壤含盐量0.3%左右能正常生长,一年生以上苗木可耐盐0.5%,耐盐程度仅次于柽柳、沙枣。荒丘沟沿、壕边、三滩(河滩、沙滩、盐碱滩)、堤坝、公路铁路旁、房屋前后等不适于耕作的荒地均可栽培。发达的根系能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在干旱的坡地上也能生长。有一定的耐涝能力,所以也可以在沟渠旁、坑洼和短期积水地种植。在一般情况下,当年高生长1米以上,平茬后当年可达2米以上,每丛萌条20个左右,生长寿命可达20年以上。


   护坡栽植 紫穗槐侧根发达,分级较多,横向延伸能力强,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良好树种,用于公路边坡绿化,可以降低雨水对边坡的冲刷强度,保护路肩、边坡。特别是在陡坡和高填方路段栽植,对减少水土流失,有着明显的效果,既可保护公路边坡又可以美化环境减少污染。紫穗槐较强的生命力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养路工人锄草的劳动强度。很值得在公路、特别是立地条件较差的路段绿化中进一步推广.
 
栽植技术 公路绿化紫穗槐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直播的方法种植。可于秋冬采摘种子,晒干后装袋贮藏。于春季化冻后播种,种子播种前先用60℃~70℃的温水浸泡,以利于发芽,采用穴播,每亩用种子约1公斤。春季育苗,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即可移栽。作为公路护坡栽植,一般挖成宽20cm,深20cm的条沟,一米3墩,每墩2-3株。栽植深度以超过原土印1cm左右为宜。栽植后要立即灌透水一次,5天后再浇一次透水,然后封坑,踩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