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 70年代初,已担任生产队长的王永杰发现,群众烧柴、建房,都要上山砍树,而大部分被砍伐的树木,竟是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树种白皮松,王永杰十分心痛。他认为,这里之所以适宜生长白皮松,说明这里的气候得天独厚,这本身就是村上的一大财富,不能让这一财富白白糟蹋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从那以后,他把护树的事当成了大事来抓。他组织干部们挨家挨户做宣传,使群众逐渐树立了爱树意识。同时,村上还制定了一个 20年封山育林的长远规划,堵死了入山的道路。紧接着,村上推举了专职护林员,落实报酬,并赋予责任。 1997年, 58岁的第一任护林员何述良因病去世,村上专门召集全体村民为他举行追悼会,并立碑以示怀念。村上规定,无论什么人,砍一棵白皮松,罚栽 50棵树,还要进行罚款。村上有一位 80岁的老人,因家里困难,抱着侥幸的心理偷着进山砍了 5棵白皮松,村上依照规定,不光罚款 200元,还罚他栽了 200多棵树。 30年来,村上先后对 50余人做过处罚。 10年前,村上还动员大家投资 6000余元,为村中央那棵千年老松树筑起了水泥护栏、加固了根基,并树碑保护。去年村上修公路时,为了给一棵老树让路,村上将公路拐了个弯。一年前,老支书王永杰卸任,村支部研究,一定要搞一个交接仪式,不为别的,就是要将护树的责任传下来。不巧的是,几名干部在外面打工一时赶不回来,于是,他们硬是将交接仪式推迟了十余天。
成了秦岭腹地一道靓丽风景
经过 30余年的努力,护树爱树已成了村民的自觉行动。这里的村民虽然守着大片的树林,但是,大部分住户做饭用的都是煤气灶、电磁炉。村民盖房建楼,宁愿多走几十里山路到国家林场买木料,也不砍一棵白皮松。尽管村上已确定有两名护林员,但是,许多村民依然主动担当义务护林员,只要听见松林中有响动,便纷纷到村委会报告。 30年来,这里的村民通过不懈努力,硬是将过去山坡上零星的树木连成了片,形成了林。如今,这里的绿树已覆盖了整个霸王山,达到 6000余亩。村中的那棵千年古松,枝繁叶茂,给这个深山村庄增添了无限生机(见左图)。每当人们感受着阵阵微风,听着松涛的回应,看着时隐时现的白色树影,仿佛眼前有万条玉龙低吟,煞是壮观,使不少游客流连忘返。1993年植树节前夕,林业部从村上调走一火车皮白皮松树苗,中央领导同志亲手将其植于北京。还有西安、宝鸡的一些公园,也不断来村上调运树苗,装点着美丽的城市。
近日,我市通过民意调查,白皮松受到了多数市民的青睐,一致推举白皮松为宝鸡市的市树。这一消息传到酒铺村,大家无不欢欣鼓舞,更增加了爱树护树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