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品种在现代林业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刺槐品种亦然。现有刺槐品种按用途区分,大体可归结为如下几类:①用材树种;②园林绿化树种;③饲料林树种;④蜜源林树种;⑤能源林或防护林树种;⑥肥料树树种。当然,各类之间时常存有交叉,还可以有其它不同的归类方法。
在用材林树种中,除常规的实生种源外,尚有通过选择育种方法优选出来的各种优良无性系(诸如山东的“鲁刺系列”、河南的“豫刺系列”等),以及自然变异品种——窄冠速生槐,还有从韩国引进的四倍体速生型刺槐(开花不结实)等。需要指出的是,在刺槐实生苗人工林中进行海选,可以选择出来许多好的刺槐“功能品种”,尽管工作量较大,但只要洒足汗水,把工作做实,终能有所收获。选择育种应该成为刺槐良种化发展的重点努力方向!
在园林绿化树种中,主要有从西班牙引进的香花槐、从荷兰引进的二度红花槐(二乔刺槐),尽管产地不同,但据我们观察,两者间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乔木、红花、5月和7月份两度开花,甚是好看。此外,近些年来,国内林业科技人员也选择出来不少可供园林绿化用的刺槐新品种,它们是:
直杆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Bessouiana’——树干笔直挺拔,黄白色花朵);
金叶刺槐(R. pseudoacacia‘Frisia’——中等高的乔木,叶片金黄色);
曲枝刺槐(R. pseudoacacia‘Tortuosa’——枝条扭曲生长,亦称疙瘩刺槐);
柱状刺槐(R. pseudoacacia‘Pyramidalis’——侧枝细,树冠呈园柱状,花白色);
球冠刺槐(R. pseudoacacia‘Umbraculifera’——树冠呈园球状,老年呈伞状);
龟甲皮刺槐(R. pseudoacacia‘Stricta’——树皮呈龟甲状剥落,黄褐色);
红花刺槐(R. pseudoacacia‘Decaisneana’——花冠蝶形,紫红色)。
还有适于制作盆景的刺槐新品种:小叶槐——灌木,叶片细小而密集,植株丛生或单生,花色素雅,芳香浓郁,是一种颇具开发前景的盆景新树种。以及与刺槐同属不同种的毛刺槐(Robinia hispida,亦称江南槐)——落叶乔木,枝及花梗密被红色刺毛,总状花序,花冠玫瑰红或淡紫色。
在饲料林树种中,主要有四倍体大叶刺槐和长叶刺槐,两者皆属灌木,产叶量高,生物量大,叶片及嫩枝营养全面、丰富,开花但不结实。其中四倍体大叶刺槐系从韩国引进的驯化品种,又分有刺和无刺(或少刺)2种,具有旱不死、砍不绝、适口性好、耐平茬、易更新等优势;长叶刺槐为本地选育品种,以叶子特长著称,平均复叶长60cm,最长达72cm,是一般刺槐的2~3倍,叶面积是一般刺槐的2倍以上。还有属于乔木类型的无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cv.Inermi),因其无刺,故可用于发展饲料林或放牧林。
在刺槐蜜源林树种中,有研究表明,刺槐单株花量主要受自身遗传因素的影响,有些为多花型,有些则为无花或少花型,其无花和少花个体所占比例约为20.3%,同时也受光照等环境条件影响。尽管说目前我国还没有经过长期试验选育的高蜜源刺槐品种,但至少选育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此为今后选育刺槐“功能品种” 指明了方向。关于刺槐蜜源林,也有人称为“刺槐蜜源-药用林”或“刺槐蜜源经济林”,系指以养蜂酿蜜和收获刺槐花,以开发药物为经营目的经营方式。
在刺槐能源林或防护林树种中,应把重点放在优良种源或家系的推广应用上面,以获取薪柴为目的,同时兼顾保持水土功能。更可实施饲、薪兼营,这样既符合能源林经营的发展趋势,也是林业多目标经营重要途径。
刺槐作为肥料树应用的成功事例不胜枚举,国内大都是把刺槐与其它用材树种混交,日本则用刺槐与柑橘等经济林树种混交,甚至把砍伐后的刺槐木段直接就地埋入土中,以改善园地土壤结构。但是在我看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还应探寻不同刺槐个体在根瘤量和固氮能力上的差异性,选育出高固氮刺槐新品种,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