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黑痘病
症状及参考图片
叶片受害,初呈针头大小的圆形褐色斑点,扩大后中央呈灰褐色,边缘色深,病斑直径1~4毫米。随着叶的生长,病斑常形成穿孔。叶脉感病,造成叶片皱缩畸形。新梢、卷须、叶柄受害,病斑呈暗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后期病斑中央稍淡,边缘深褐,病部常龟裂。新梢发病影响生长,以致枯萎变黑。幼果受害,病斑中央凹陷,呈灰白色,边缘褐至深褐色,形似鸟眼状,后期病斑硬化、龟裂、果小而味酸不能食用。
病 原
属半知菌亚门、痂圆孢属Sphaceloma ampelinum de Bary.分生孢子盘半埋在寄主组织表皮下,突破表皮长出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孢子梗短,单胞,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略弯曲,大小为5~6×2.5~3.5微米。有性世代很少见。
发病规律
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蔓的溃疡斑内越冬。翌年 5月份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萌发后,芽管直接侵入到幼嫩组织内,形成初次侵染;以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多雨、高湿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传播和萌发侵染,也有利于寄主生长,因此幼嫩组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①勿偏施氮肥,防止植株徒长。②消灭越冬菌源,生长季节及时剪除病果、病梢、病叶;冬季修剪后将病残深埋或烧毁。③春天芽萌动后展叶前喷铲除剂200倍五氯酚钠加波美3~5度石硫合剂。展叶后每隔半月喷1次l∶0.5∶ 200倍波尔多液。花前花后两次喷药一定要喷均匀。亦可喷 50%的800倍退菌特或50%的1000倍多菌灵 Tags:葡萄病虫害 葡萄病虫害防治 葡萄病虫害的防治 葡萄病害的防治 葡萄虫害的防治 葡萄黑痘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