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栓皮病
症状及参考图片
多数品种病株只表现生长衰退,而没有栓皮病的特有症状。只有几个品种的症状较为典型,如Palomino、Petite Sirah、Mondeuse、品丽珠和Gamay。主要表现为:春季发芽晚,在生长早期,每个蔓上会出现1或多个死果枝,蔓柔软下垂,基部的树皮开裂。生长季后期,蔓呈淡蓝紫色,而在已木质化的蔓上可散生未木质化的绿色斑块。早春病叶小而呈淡白色,生长季后期叶缘下卷,红色品种叶片的叶肉和叶脉全变红色,比健株或卷叶病株晚落叶3~4周。在佳利酿的病株只表现叶片褪色,即早春呈淡黄色,夏季仍不消失。品种Petite Sirah生病后也有时出现类似的黄叶症。
病 原
现在认为栓皮病是病毒病,虽然它们的病原尚未肯定清楚。属于黄化病毒组织的葡萄病毒A(GVA),该病原最初是从意大利有小凹陷症状的葡萄树干分离出来的。但是,有些病毒是与在卷叶病上发现的相同。这样,病害是由一种或多种病毒引起的设想,仍是根据嫁接和传毒媒介的传染性能确定的。
发病规律
供应大量葡萄小苗,欢迎联系洽谈! 013116895198 (刘瑞庭先生)
病害主要通过带毒的繁殖材料自然传播。在欧洲尚没有观察到田间蔓延,墨西哥和以色列曾报道栓皮病毒能自然蔓延。粉蚧(Planococcus ficus)可传播栓皮,也有报道证明指示植物LN-33表现症状。
鉴定与防治方法
鉴定和检验方法
①观察田间症状。仅能作出初步诊断,因为不同品种的症状反应不尽相同,反应典型的品种不多,不典型的品种占多数。
②指示植物检验。常用的品种有LN33、晶丽珠。嫁接方法不同潜育期长短也不一样。如用嵌芽嫁接接到LN33上,潜育期为3~15个月;而绿枝嫁接法,仅为1个月。LN33很感病,症状严重而典型,易识别。其主要反应为病株矮化;叶小,向背卷,变红;蔓基部肿大,皮纵裂,裂口木栓化,以致皮粗而老化,蔓软而下垂呈“S”形,常于嫁接后第一或第二个冬季枯死,次年基部的芽若能萌发出新梢,则症状明显变轻。
防治方法
①选用无病毒母株进行无性繁殖,可以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②脱毒处理。对于较优良的品种,从田间已无法选出无病毒母株时,才有必要放在38℃、适合光照下处理98天或更长时间,再取茎尖进行组培,经检测无毒,扩大繁殖后用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