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棕榈 >> 详情显示

琼棕的介绍[图]

2008/11/12 16:51:33

拉丁名 Chuniophoenix hainanensis Burret
  中文名 琼棕
  拉丁科名 Palmae
  中文科名 棕榈科
  保护级别 2
  分布 广东(海南岛陵水、保亭、琼中)
  现状 濒危种。又名陈棕,为海南岛特产植物,分布范围极为狭窄。近年来,产区大量收购茎杆作工艺品,所以屡遭砍伐,致使资源日益减少,现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海拔下限(米) 600
  海拔上限(米) 900
  形态特征 常绿丛生灌木至小乔木状,高3一8米,茎直立、粗壮,直径4一8厘米。叶团扇形,宽50-80厘米,掌状深裂,裂片14-16,线形,先端渐尖,不分裂,或者为2浅裂;叶柄上面具沟槽,无刺。肉穗花序腋生,多分枝,呈圆锥花序式,主轴和分枝上有紧接的管状总苞和漏斗状的小苞片;花两性,紫红色;花萼筒状,长约2毫米,宿存;花瓣为卵状长圆形,长5一6毫米;雄蕊4一6,花丝基部扩大并连合;子房由2枚合生心皮组成,长圆形,花柱短,柱头2枚。浆果球形,直径约1.5厘米,成熟时呈黄色至红色,外果皮薄革质,中果皮内质;种子球形,径约1厘米,灰白色。
  特性 产地常年高温多湿,年平均温为21--23℃,年降水量达2200--2400毫米,相对湿度85%以上。土壤为砖红壤,pH值4.5--5.5。生于山地雨林或沟谷雨林的林下,常见于山坡下部、沟谷两旁的阴湿环境中。其主要伴生树种有红花天料木Homalium hainanense Gagnep.、瘤果柯 Lithocarpus handelianus A.Camus、石碌含笑Michelia shiluensis Chun et Y.Wu等。果期8--9月。
  保护价值 为海南特有种,对研究棕榈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和植物区系,有一定的科研价值。茎秆坚韧,为工艺品材料。可作庭园观赏植物。
  保护措施 吊罗山已列入保护区的规划之内,应尽快建立机构,严禁砍伐,并开展繁殖试验研究,扩大种植。

相关信息
  • 琼棕的介绍[图] 2008-11-12
  • 青棕的介绍[图] 2008-11-12
  • 红棕的介绍[图] 2008-11-12
  • 金山棕的介绍[图] 2008-11-12
  • 棕枣的介绍[图] 2008-11-12
  • 沼地棕的介绍[图] 2008-11-12
  • 桃棕的介绍[图] 2008-11-12
  • 太平洋棕的介绍[图] 2008-11-12
  • 王棕的介绍[图] 2008-11-12
  • 华棕的介绍[图] 2008-11-12
  • 石山棕的介绍[图] 2008-11-12
  • 香棕的介绍[图] 2008-11-12
  • 龙棕的介绍[图] 2008-11-12
  • 董棕的介绍[图] 2008-11-12
  • 山棕的介绍[图] 2008-11-12
  • 象鼻棕的介绍[图] 2008-11-12
  • 箬棕的介绍[图] 2008-11-12
  • 红棕杜鹃的介绍[图] 2008-11-12
  • 老人棕的介绍 2008-11-12
  • 巨籽棕的介绍[图] 200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