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竹茎袖珍椰幼苗的氮缺乏症状
锰(Mn)
锰缺乏或因锰缺乏引起的“顶稍卷曲症”是棕榈植物在碱性土壤中生长时的常见问题。症状首先出现在新叶上,表现为新叶失绿、皱缩、变小,羽叶上出现条状坏死斑(图7)。随着缺镁症状的加剧,叶片枯萎、卷曲,呈焦灼状,叶片严重变小(图8和图9),最后羽叶脱落,顶芽坏死。
锰的缺乏最初是由于高pH值元素溶解性降低引起的,但对于一些棕榈植物如椰子的锰缺乏却不是受此因素影响,而是由于冬春季的土温低,植物根系活动减少而导致微量元素(尤其是锰)的吸收量降低。通常椰子锰元素严重缺乏的情况会在晚春气温回暖后自然恢复,因而无需特殊的处理。其他棕榈植物如皇后葵、湿地棕、软叶刺葵,对于锰缺乏高度敏感,必须经过土壤或叶面施用MnSO4校正,否则可能导致植株死亡。
镁(Mg)
镁缺乏在棕榈植物上也是相当普遍的,尤其是在加那利海枣上。对于钾缺乏,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然后扩延至整个树冠。典型的症状表现为沿着叶边缘出现明显的浅黄色条带,但叶中部仍保持绿色(图6)。在镁缺乏严重的情况下,羽叶尖部坏死,但这种情况比较少发生,可是一旦发生,有可能导致棕榈植物死亡。
处理镁缺乏需要相当长时间,因而对于镁缺乏最好采取预防性措施。与钾缺乏一样,缺镁的表征叶片也无法恢复而必须由健康的新叶替代。在酸性土壤中,白云石和氧化镁是极好的缓释镁来源,但对于中性至碱性土壤,需要水溶性较好些的硫酸镁石(一种微溶形态的MgSO4)或其他更适宜的薄膜硫酸镁石。施用剂量为每株2至4磅(0.9至1.8千克),每年施用4次,同时添加同等剂量的K2SO4以防止钾/镁出现不平衡。
铁(Fe)
相对于其他植物,铁缺乏在观赏棕榈中是比较少见的,通常并非由于土壤中的缺铁或是土壤的高pH值引起的。铁缺乏常常发生在土壤通气性差或栽植过深的棕榈植物上。土壤过湿或深植使植物根系窒息,减少其对植物营养元素如铁的有效吸收,缺铁症状首先表现在新叶上,大多数棕榈植物新叶都出现均匀失绿(图10)。随着缺铁症状的发展,新叶叶尖坏死,叶片变小。在皇后葵上的早期症状为新叶黄化并出现豌豆大小的绿斑(图11)。
铁缺乏症状有时通过多次叶面喷施FeSO4可以暂时缓解,但是长期的纠正只能通过改善土壤透气性和合理的栽植深度来实现。
通过目测进行营养缺乏的诊断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一些元素的缺素症状十分相似,例如,皇后葵和大王椰子的锰缺乏和晚期的钾缺乏症状容易被混淆,美丽针葵的钾缺乏和镁缺乏症状也十分相似。唯一可以确信的方法是通过表征棕榈植物叶片的营养分析而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