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法桐 >> 详情显示

泡桐树资料介绍

2007/12/6 20:03:00

泡桐树
 泡桐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属于(Paulownia)落叶乔木。原产我国,除个别种[白花泡桐P.fortunei(Seem)Hemsl.]分布到越南、老挝外,其他各种均为我国所特有。我国具有完整的泡桐属植物种群,这为选育良种,实现泡桐生产良种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形态特征
泡桐树皮灰色、褐色或黑色。幼树树皮光滑但皮孔显著,大树逐渐纵裂。叶枝稀疏,树冠呈圆锥状或伞状。大多数树种属假二杈分枝顶芽越冬后枯萎。叶对生,叶大而长柄,随树龄增大叶面积逐渐变小,花序为聚伞圆锥形,花具柄,花萼肉质,倒圆锥状或钟状,花冠大,紫色或白色。果为蒴果,卵状或椭圆状,种子椭圆状,很小,数量多。


各种概况
我国泡桐天然类型很多,包括野生型和半野生型,泡桐种源分布数量在世界上是最丰富的国家。据中国农林科学院初步调查,我国泡桐有九个种和两个变种。即白花桐、兰考桐、楸叶桐、毛桐、台湾桐、鄂川桐、南方桐、川桐、米氏泡桐(海南岛桐)。一个变种为光泡桐,是毛泡桐的变种;另一个变种为成都泡桐,是鄂川泡桐的变种。


(一)白花泡桐 泡桐(中国植物图鉴)、大果桐(河南)、大泡桐(四川),P.fortunei(Seem)Hemsl。
树干通直高大,是本属干形最好的种。叶长卵状心形,背面为长柄树枝状毛。花序枝窄小,成圆柱状或窄圆锥状,是本属最小的。花萼浅裂至1/4钟状,毛一般在开花前就开始脱落,开花时极大部分脱光。花冠白色或浅紫色,腹部皱褶不明显,基部稍前弓曲,上唇至檐部处向下唇压扁然后反卷,花长8—12厘米。果长6—11厘米,壳厚3—5毫米。花和果均为本属最大的。生长迅速,高可达40米以上胸径近3米。


本种是南方分布最广的种;遍布于长江以南,东起台湾,西至云南最西面的高黎贡山;南到两广直至越南和老挝的北部。普遍存在于100—500米低海拔地区,云、贵、川山地及鄂西可分布到1500米。解放后引种到陕西武功、山东泰安和北京,现在北方地区分布较为广泛。


(二)鄂川泡桐 P.albiphloea Z.H.Zhu sp.nov.
主干较通直,树皮在7—8年生前呈灰白色,较光滑。叶卵状或长卵状心形,成熟叶厚革质,上面光滑具光泽,背面密生具有长的毛发状侧枝,短柄树枝状毛,花序枝较长,一般40厘米左右,花序枝呈窄长的圆锥状,有时不具侧枝呈长的圆柱状,聚伞花序总梗一般短于花序近2倍。萼浅裂1/3—1/4,萼筒较细长,开花时毛一般不脱落,以后逐渐脱落或不脱落,花紫色,长7—8厘米,内有紫色细斑点,花冠漏斗状。果矩圆状椭圆形,4—6厘米。先端往往偏向一侧。成熟果被毛大部不脱落。分布于鄂西的恩施地区、川东及四川盆地,野生或栽培。多在海拔200—600米低海拔丘陵山地。自然接干性强,果形似楸叶泡桐,但花冠形状、叶形、被毛和自然分布区等均不同于楸叶泡桐。


本种有一变种—成都泡桐:P.albiphloea var.chengtuensis Z.H.Zhu。


它与鄂川泡桐的区别主要是成熟叶光滑无毛,花冠内无紫色斑点,成熟果大部脱毛,一般不结实,过去有人误认是川泡桐,显然是不正确的。果矩圆状,长4—6厘米,最宽处直径1.5—2.5厘米,果壳厚2—2.5毫米,有明显总梗的聚伞花序,浅裂的萼片等等,明显区别于川泡桐。它的分布区别与川泡桐。它的分布区基本与鄂川泡桐相吻合,它自然接干性强,在四川盆地大量栽植。


(三)楸叶泡桐 山东泡桐(山东)、无籽桐(河北)、小叶桐、楸皮桐、麻杆桐(河南)、楸桐(山西),P.catalpifolia Gong Tong。
主干较通直,分枝角度小。一般于主干夹角小于40°。叶长,长卵状心形、长为宽的近两倍,下垂,背密生短柄树状毛,上面无毛。花序枝圆锥状或窄圆锥状,矩伞花序总梗几乎与花柄等长,花萼浅裂至1/3—2/5,萼筒呈狭圆锥状,被毛,开花时逐渐脱落、花冠淡紫色长7.5—8厘米,筒内常密布紫色细斑点,花冠筒较细,呈管状漏斗状,中部直径1.5厘米、檐部直径不超过3.5厘米。果矩圆形,长4.5—5.5厘米,果壳厚2—2.8毫米。


本种分布东起胶东半岛,沿黄河流域经太行山和中条山向南至豫西山地,向西至陕西洛河下游地区,北到北京、南至淮河流域,河南西部山地可分布至海拔1000米以上。


(四)兰考泡桐 大桐(山东),P.elongata S.Y.Hu。
本种树干为间歇接干型,即往往以形成徒长枝向上接干,所以树冠往往是两层楼式,不象前几种为圆锥形树冠。叶形为卵状心形,全缘或有时基部具角,背面为无柄的树枝状毛,上面无毛。花序枝为圆锥状,大部不超过30厘米,萼浅裂1/3—1/2,花冠7—9厘米,淡紫色漏斗状,直径2厘米以上,檐部直径4厘米以上,冠内密布紫色细斑点。果为椭圆状卵形,果壳厚为1.5—2毫米。在华北地区往往结果很少,但到长江流域结果显著增加。


本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至黄河中下游,是北方几种泡桐中生长较快的。已在河南、山东、河北、陕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广泛栽植。引种到四川省也生长良好。


(五)南方泡桐 P.catalpifolia Gong Tong。
树圆锥状或广圆锥状。叶心圆形,叶背密生树枝状毛和粘质腺毛,初生叶往往带紫色。圆锥花序枝宽大,一般40厘米以上,长达80厘米,在下部的聚伞花序具短总梗,上部的总梗短而及不明显,花萼开花后部分脱毛,少不脱毛,浅裂达1/3—2/5,花冠紫色,长5—7厘米,腹面有两条纵摺。果椭圆状、长约4—5厘米,果壳厚1.2—2毫米。结实多。


本种分布区:东起浙江、福建经江西至广东北部、湖南以及川、鄂、湘、黔四省交界的山区。在浙江、福建、川东的丘陵山地均建有野生。从本种的形态特征来看,处于白花泡桐和台湾泡桐之间,而且分布区与这两个种相吻合,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测,它可能是白花泡桐和台湾泡桐的天然杂交种。本种的变异比较大,从形态上有的偏似白花泡桐、有的偏似台湾泡桐的不同类型。


(六)川泡桐 P.fargesii Franch。
树冠伞状或圆锥状,成熟叶卵圆状心形,全缘或微波状,叶背面具黄色,长树枝状毛,毛的“干”部粗壮,分枝较稀少,近无毛,幼叶上面具无柄的树枝状毛和腺头毛混生。花序枝广圆锥状,侧枝稀疏粗壮,下部聚伞花序总梗无或极短,上部无总梗,花萼深裂,稍过半不脱毛,成熟果期萼一般不反折,花梗密生黄色星状毛和软鳞片,花紫色或白色花冠长6—7厘米、基部突然膨大呈钟状,蒴果卵球形长3—5厘米,最宽部2—2.5厘米,果皮厚1毫米左右壳质,结实多。


本种分布区:湖北西部的神农架南坡、宜昌地区和湖南西部以及四川、贵州、云南山地。大多为野生,一般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在四川野生可达2000米。沟谷最高达2400米,据记载云南东北部分布到2490—2990米。


(七)台湾泡桐 糯米泡桐(广西)、铁泡桐(四川),P.kawakamii Ito。
树冠伞形。叶卵圆状或广卵状心形,成熟叶背面毛为直带关节的单毛,只有单个分叉的毛、星状毛和腺头毛混生,叶粘手。花序枝为广圆锥状,分枝稀疏、粗壮。聚伞花序无总梗。花萼深裂过半,不脱毛。花冠长3—5厘米,为本属最小者,蒴果卵球形,果小长2—2.5厘米,宽2厘米。果壳薄壳质,不足1毫米,结实多。种子长圆形,种翅褐色,包括种翅长2.5—3.5毫米,宽2.5毫米,也为本属最小的。本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东南各省,包括: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省区,鄂西南、川东南也有分布。大多生长在海拔200—1000米的山地,多野生。本种从果的大小来看。显然存在大果和小果两个类型。


(八)毛泡桐 籽桐(河南),P.tomentosa(Thunb.) Steud。
树冠伞形。叶广卵圆状心形,背面具长柄的树枝状毛,或粘质腺毛,上面具直立的单毛。花序枝广圆锥形,侧枝较细长,聚伞花序有总梗与花柄近等长。萼深裂过半,不脱毛。在紫色花冠内有紫线条或无,长5—6厘米。果卵圆形,果壳薄、壳质。一般结实很多。


本种是北方分布最广的种,在长江中下游以北至辽南、北京、太原、天水一线广大地区均有栽培;长江以南地区多有引种,分布范围较广。鄂西北的汉水流域,陕南及豫西山地有野生,湖北神农架山区分布到海拔1800米处,四川的岷江流域也有记载。


毛泡桐在鄂西北山地还有一个类型,其特点是萼外密被黄色绒毛,花冠宽大,基部突然膨大,似川泡桐花,干形较通直。分布于海拔800—2000米的山地。


 


    泡桐树的五大优点:生长快、分布广、材质好、用途 多,既适合四旁绿化和成片造林,又适于华北、中原广大地区实行农田林网化和农桐间作。先说其分布厂。它的分布范围很广,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特别指出这几年 来,不少地区在四旁大量种植泡桐,还大搞农桐间作和在方田林网中栽种,有些地方还逐渐
向山地造林发展。 次说生产快。如果管理得好,五六年即可成材,并引用"三年成林,五年成材"这句俗
最说明其成材之快。 再说适于农桐间作的原因及其对抗御干旱、风沙、干热风、早晚霜雪灾害的巨大作用。
再说材质好。由于它木质轻,易加工,纹理鲜明美观,不易翘裂变形,不易燃烧,绝缘 的导音性能好,还具有隔潮、耐腐、易干燥等优点。所以不但用于工农业及日常生活等各个 方面,而且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
     最后说"用途多"。其时、花还可做饲料、肥料,还能用来诱捕害虫;其叶、花、果、
树皮均可制药;泡桐树态优美,花的色彩绚丽,叶片可净化空气。因此不仅是优良的用材树
种,而且也是"药用树种"、"观赏和工矿区绿化的好树种",在植物保护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自然分布和 人工栽培的",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已占据了当时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大部分,可 见其"广"。在谈到近几年不少地区在四旁大量种植泡桐,还大搞农田间作和在方田林网中
栽种时,又说,河南省栽植泡桐近二亿株左右,农桐间作面积在一干万亩以上。"二亿"、 "_千万亩"都给人"相当多"的具体印象。一般十年生的泡桐,胸径平均约三十至四十厘米,材积可达零点五至 零点六立方米。广西桂林市砖厂有一株白花泡桐,生长十一年,树高二十点七米,胸径七十 五点一厘米,材积三点六九立方米,年平均材积生长量为零点三三五立方米。河南省民权县 有一株兰考泡桐,十三年胸径就达七十三厘米,树高十七点玉米,材积三点五立方米。四川 省酉阳县一株七十五年生的白花泡桐,树高四十四米,材积二十二点五立方米一组是泡桐吸收根 百分之八十八分布在离地表四十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一组是农作物吸收根百分之九十以上集 中分布在四十厘米以上的耕作层中。两组数字一比较,清楚可见作物与泡桐的根系是基本错 开了,所以争水肥的矛盾较小,自然可以充分利用地力。通过这两组数字,泡桐可与农作物 间作的原因说得一清二楚。在说明大面积农桐间作,可以改善农田小气候时,又举了三个数 字,即农桐间作七至十年后,(1)可降低农田风速百分之二十六至五十八,(2)可减少地面蒸发百分之十七至二十四,(3)能增加空气相对湿度百分之十一至二十九。风速、地面水蒸气、 相对湿度是农田小气候的重要因素,这三个方面都得到了如此的改善,当然,农田小气候的 改善不言自明。
   泡桐的特点 功用
1 品种多,分布广 大范围造林绿化
2 成长快,材积多 解决木材供应不足问题
3 属深根性树种 适宜大面积农桐间种
4 木质又轻又好 被各方面广泛应用
5 叶、花富含肥分、养分 作肥料、饲料,叶还能诱杀害虫
6 叶、花、果、树皮可制药 治疗气管炎,疗效显著
7 树态优美,花色绚丽,叶片分泌沾液 净化空气,供观赏,绿化工矿区  

相关信息
  • 泡桐树资料介绍 2007-12-06
  • 泡桐资料介绍 2007-12-06
  • 锈毛泡桐介绍 2007-12-06
  • 小花泡桐介绍 2007-12-06
  • 毛泡桐介绍 2007-12-06
  • 白花泡桐介绍 2007-12-06
  • 楸叶泡桐介绍 2007-12-06
  • 兰考泡桐介绍 2007-12-06
  • 台湾泡桐介绍 2007-12-06
  • 糖槭树资料介绍 2007-12-07
  • 泡桐树疯枝病巧用炉渣防治 2012-4-16
  • 炉渣可治泡桐树疯枝病 2007-12-06
  • 泡桐树栽培技术和防虫防病? 2007-12-06
  • 金合欢树的资料介绍 2011-7-23
  • 杜英树的资料介绍 2011-7-22
  • 泡桐黑痘病 2011-7-15
  • 泡桐炭疽病 2011-7-15
  • 泡桐娇驼跷蝽 2011-7-15
  • 泡桐草履蚧 2011-7-15
  • 泡桐大袋蛾 201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