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叶树种产业展现强大生命力

2007/9/30 17:06:00

近年来,由于苗木面积扩大过猛,小规格苗木偏多,大规格苗木总体缺少,一些品种出现结构性过剩。省农科院园艺所李倩中副研究员认为,以槭树科树种为代表的彩叶苗木作为新兴苗木品种的一个部分,在市场强大需求下,发展前景广阔,并将取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有专家预计,彩色苗木比传统品种更有生命力,应该占到绿化苗木总量的15%~20%。
  虽与国外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但近几年来国内大中城市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对彩叶树种的应用越来越重视。李倩中介绍,槭树科植物是城市景观中的主要彩叶树种。不少品种展叶早,且叶片艳丽多彩,有红、紫、黄以及洒金和镶边。叶形有三角、五裂及掌状等。目前我省苗木产业发展很快,但槭树在我省的生产面积还很小,这意味着槭树苗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省在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中,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如果利用大面积的丘陵种植槭树,不但能美化家园,丰富苗木资源,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李倩中告诉记者,槭树从播种到长到5厘米粗一般需要5年时间,5厘米粗的槭树国产常规品种目前市场价格为每棵500~600元,进口品种每棵700~800元,6~7厘米粗的日本红枫甚至可以卖到每棵1500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加上种植效益也不错,我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植槭树。不过由于在种植方面的宣传指导比较少,不少槭树种植者存在盲目跟风,最终导致亏损的情况。李倩中指出,种植槭树要注意品种选择,选择的品种适应性要强、病虫害要少,最好是有特色的,这样易于推广;还要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有的品种虽然单株利润高,但市场需求量小。另外,用于做行道树的品种还需抗污染,因为现在城市空气污染比较严重,酸雨较多,土壤盐碱度高,对树种要求较高。槭树栽培要注意种植密度和修剪,过密影响生长,形状不好影响卖价。
  我省槭树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在我省公园、街道、广场等绿地中,已有部分槭树科植物得以应用,大多局限在红枫、鸡爪槭等少数品种,而且以小规格苗木为主,数量相对偏少,很多生长势强、叶色艳丽、季相变化明显的槭树科植物仍然没得到大量应用,使得城市景观大同小异,缺乏个性。因此槭树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开发在当前显得十分重要。据了解,省农科院2006年开始进行槭树新品种选育工作,通过品种引进、野生资源收集,进行播种、嫁接、扦插等实验,目前45个槭树栽培品种成活率达60%。